日前,有网友留言,称很高兴合肥市政府能够看到群众的呼声出台抑制房价的新政,但看到“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而其正好卡在年龄线上,目前刚攒够首付,其他刚需条件都符合,唯独年龄被限制了。
“这个新一线城市不欢迎35岁+人士”“35岁还没买房,对不起,你不配住合肥”……“扎心”评论很快刷屏。
这则留言“委屈巴巴”,激起许多网友同情。“合肥+35”的关键词冲上热搜。
新政对刚需的倾斜可谓心意满满,包括30%的房源提供给刚需单独摇号等等利好。
35岁的刚需年龄限制来自于合肥最新出台的楼市“新八条”。合肥前段时间又迎来了一波房地产热潮,4月5日晚间,当地出台一系列政策,试图从土地供应、学区房入学年限政策、住房限购、房贷管理、打击市场乱象等八个方面入手,为房地产市场降温。
“针对网民所提意见,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必要时将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
针对网友争议,合肥市25日发布最新回复称,出台该政策本意是考虑35岁以下群体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积蓄有限,能够参加首批刚需摇号,可按最低首付比例购房,减轻年轻人购房压力。
合肥市对舆论的回应十分及时,态度也很诚恳。
以35岁设限,背后当然是城市追求年轻化的考量。
经济活力、资本流入、消费力、创新力以及发展前景,年轻指数的确与上述几大指标保持正向关联。国内十几个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规模化地展开的“抢人大战”,其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吸引有学历的、有技能的年轻人大量进入,从而让城市进一步实现年轻化。
吸引年轻人,优待年轻人,没问题,但不宜人为压抑其他“刚需”为城市年轻化战略买单。
经济学意义的“刚性需求”,指的是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这个需求并不因年龄而改变,甚至人到35+,事业初成,首付刚够,恰是结婚买房成家立业的“刚”性最强、购买意愿最强烈的时候,把这波人划在刚需之外,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同时也要看到,用真金白银的利好吸引35岁以下年轻人,这是新政初衷,但不排除33岁的34岁的,甚至更年轻的,本来并非刚需,现在为了赶在35岁之前,怕错过时机而紧急跑步入场。这部分“搅局者”,对于合肥控制房价的初衷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不知当地是否有所考量。
在符合社保等要求外,刚需其实“有且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真的需要一套用来住的房子”。
政策倾斜于刚需购房者,体现了楼市调控的精度,但把“刚需”定义得更人性化,才能体现出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