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傅文婧、赵铭、卫宜斐12月11日报道:流浪猫是城市里最常见的小动物,它们作为“动物居民”在街头巷尾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流浪猫一旦聚集过多,很容易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在上海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的九龙仓玺园小区,热心居民自发组织起爱心小分队,和居委会齐心协力摸索出一套科学照管流浪猫的实践方法。一年多来,小区里先后收留了四、五十只流浪猫,除了发布领养公告,为它们寻找新家,还为部分适龄猫进行绝育手术,令人头疼的“夜半猫叫”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不只是投喂,爱心小队“科学管猫”

九龙仓玺园小区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绿植,加上小区内有不少业主喜爱喂猫,吸引不少流浪猫“呼朋唤友”地前来安家落户。随着流浪猫数量渐多,环境卫生和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位业主在走路时不慎踩到流浪猫的尾巴,当即就“挂了彩”;无独有偶,另一位小区业主在遛狗时,自家的狗也被流浪猫打得鼻青脸肿。

“还有小朋友被猫抓伤。”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因为发生多次“抓伤事件”,如何治理流浪猫的问题在居民微信群里引发了争议。这其中,爱猫人士选择喂养救助,中立人士保持沉默观望,极端人士则提出激烈主张,甚至有居民想用老鼠药进行“围剿”。

爱护动物、文明养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流浪猫问题显然不能靠“简单粗暴”来解决。2019年9月,小区居民杨劭佳先生与几位热心邻里找到了居委会,一支“九龙仓TNR爱心小分队”也由此自发成立。杨先生拥有多年救助流浪猫的经历,他向居委会工作人员分享了流浪猫问题的“TNR”解决方法——即Trap(捕捉)、Neuter(结扎)和 Relase(放归),这也是目前国际公认比较科学有效的方式。

正在捕捉流浪猫

面对居民的热心、真诚和专业,街道牵头居委会决定进行扶持,并启动了“九龙仓流浪猫TNR项目”,在保证流浪猫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引入专业的宠物医院对捕获的猫咪及时进行绝育手术。小分队成员对此也自发筹集了首批项目资金共4000元,还建立起“流浪猫绝育捐助资金”。近来,随着热心居民不断加入,小分队规模扩大到30多名成员,在大家的努力下,日前又筹措到近6000元资金。

由于流浪猫完成绝育后,需要一个术后疗养休息的过程,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蒋华介绍:“我们还发动了物业,提供一个场地给它们养伤。”据悉,绝育后的猫会在中转驿站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有人愿意收养,则送交领养人家,与项目展开合作的宠物店、宠物医院会帮忙在朋友圈或领养网站发布信息,去年就有11只猫获得了收养。而对于无人收留的流浪猫,则会被放归自然。

已被领养的获救小猫

为什么绝育后的猫还需要放归呢?原来猫具有很强的地盘意识,流浪猫回到原来的领地,就可以防止其他外来猫,特别是未经绝育的猫侵占它的地盘,由此可以有效控制小区内的流浪猫数量。同时,经过绝育后的猫性情会变得比较温顺,攻击性大大降低,对居民来说更加安全。此外,一定数量的流浪猫对老鼠也具有相当的“威慑力”,是防止鼠患的“生力军”。

“爱·馨驿站”捐赠办公室

幸福又烦恼,“住房问题”仍待解决

项目开始之初,物业在地下车库为流浪猫提供了一处较为僻静的房间作为疗养的临时住所。这间“爱·馨驿站”在简单改造后,团队成员们始终有计划地进行维护,每日安排值班成员清洁卫生、喂食以及定期驱虫,并记录在册。

墙上贴着护理猫咪的注意事项

记者注意到,在第一期驿站,团队成员专门撰写了一份“护理注意事项”悬挂在墙上,一方面为不同的流浪猫分别作了记号,标注它们各自的护理方式,例如两只分别叫“小白”和“脏脏”的流浪猫需要单独隔离护养,不可放出笼子;一方面也分步骤详细说明了为流浪猫滴眼药水、清洗鼻腔、擦下巴的处理方法。而对于清洗鼻腔、擦下巴等步骤较多的项目,成员还在一旁标注了“看视频”的字样,拍摄了专门的视频以便团队成员进行参考。

位于地下车库的第一代猫舍

为了给流浪猫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疗养环境,今年团队成员对猫舍进行了升级,将第二期驿站设置在了乒乓活动室旁的一间空置办公室内。记者在“二代猫舍”里看到,新的驿站共放置了三层猫笼,其中为了保护流浪猫的健康,团队成员选择将较为潮湿的底层猫笼空置不用。与一期相比,第二期驿站的室内光线更加明亮,还配备有空调以及优质猫粮,更有利于猫咪的术后康复。

“二代猫舍”配备空调环境更舒适

据了解,根据流浪猫年龄以及身体素质的不同,绝育手术后疗养时间的长度也有所不同,从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这期间的猫粮、猫砂等消耗品主要依靠志愿者和居民的自愿提供,“其实总的来说还是靠居民的捐款来维持运营整个项目。”蒋华表示。

居民捐赠的爱心猫粮堆起半人高

有一些流浪猫们由于经常在小区出没,志愿者会为它们起专属的名字。而这些受到小区居民关爱的流浪猫,也同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它们的感情。例如,一只被取名为“佩奇”的流浪猫,现在已经成为了居委会眼里的“老熟猫”,到居委会门前“打卡”成为了它的日常。“佩奇每天都会习惯在居委会的门口躺好。”居委会工作人员透露,“就等着我们过来摸摸它。”

小猫“佩奇”和社区工作人员关系亲近

项目实施之后,随着小区流浪猫数量的减少,居民的争议也逐渐平息,人与猫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不仅如此,小区里的其他居民还会对爱心小分队提供救助线索。例如前段时间,一名17号楼的住户发现,一只小猫钻进了一栋楼门禁处的墙体内,并时不时传来虚弱的声音。该住户紧急联系了爱心小分队,最终物业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决定将墙凿开,最后成功解救了这只小猫。据悉,在驿站里生活了几天后,小分队为它找到了领养人家,如今这只小猫已经在新家开始了幸福“喵生”。

物业人员解救被困墙内的小猫

当然,在救助流浪猫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误解也是难免的。例如,猫咪的性成熟时间在4个月大左右,但要对猫咪进行结扎,必须等到它们满6个月大,免疫系统完善的时候才可以进行。这个“时间差”就让一部分流浪猫在绝育前怀孕,并且生下小猫。“又听到猫叫了!”有些业主就以为是“过度喂猫”所引起,对爱心小分队的工作造成一些误会。

交流群内经常分享被领养猫咪近况

此外,当下团队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住房问题”。第一期的猫舍位于地下车库,环境比较潮湿。今年的梅雨季节时,有一只小猫术后因此而未能康复,最终不幸离世,让团队成员非常伤心。经过搬迁“升级”后的第二期猫舍,虽然条件改善,还配备了空调,但位置距离居民的乒乓活动室非常近,对进进出出的业主来说容易造成不便,依然不是一处最理想的安身之所。

流浪猫的安置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九龙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继续想办法,希望能够落实一处更合适的场地,既能保障猫咪的健康,也不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仅如此,新江湾城街道也正致力于将九龙仓小区的“治猫”理念和实施方法推广到周边其他小区,为创建精神文明社区共同努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