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约2亿年的我国云南禄丰县早侏罗世地层中,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溺亡的3岁蜥脚型类恐龙化石。该发现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报》上。

这具恐龙宝宝化石体长约1.7米,包括部分头骨,完整的颈椎、背椎和掌骨,以及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它的牙齿呈叶状,可推测是一类植食性恐龙,食物主要是蕨类和松柏类的嫩叶。

“骨组织学研究表明,这只恐龙正处于个体发育早期,我们通过与世界上其他原始蜥脚型类恐龙幼体比对,认为它大约在3岁左右。”论文作者之一、云南大学教授毕顺东说。

为什么恐龙宝宝的化石较少被发现?毕顺东解释,恐龙一般20岁成年,寿命大约在40岁至50岁之间,其幼体和人类儿童类似,骨骼纤细,因此在地层中不易被保存,所以学界对恐龙宝宝的形态特征和个体发育知之甚少。

从出土情况看,“这只恐龙宝宝可能是被洪水淹没溺亡的。”毕顺东说,它肯定在泥淖里拼死挣扎过,但最终还是沉没了。但也正因为这一“非正常死亡”,较为完整地保留下了它的大部分骨骼,我们才有机会去研究它。

值得一提的是,学者通过研究还发现,该标本不属于任何已知属种,也许属于某个蜥脚型类恐龙新家族。

云南禄丰是我国恐龙化石发现最多的地区之一,当地发现的早侏罗世恐龙也成为我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恐龙类群。(记者岳冉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