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证券行业内重资产业务盛行,无论头部券商还是中小券商均急需融资“补血”。今年以来,中小券商IPO放缓,上市券商千亿再融资计划一直未获批,发债成为券商主要融资渠道。

中国基金报记者闫晶滢


(资料图)

谁将成为2023年A股第一家主板注册制上市券商?

截至目前,A股共有6家券商在排队IPO,分别为东莞证券、开源证券、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华宝证券和华龙证券。从审核状态来看,目前2家为“已问询”,3家为“中止审核”,1家为“已受理”,距离成功通关均有差距。

统计过去几年券商IPO的进程来看,整体上市进度有所放缓。2018年市场上共新增5家上市券商,2019年新增2家,2020年新增4家。而2021年至今,近两年半的时间里仅有3家券商上市,且融资规模不高。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夯实资本实力是证券公司提升未来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行业马太效应之下,成功上市将是中小券商“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来看详情——

6家券商“尝鲜”注册制

2023年时将过半,“谁将成为2023年A股第一家主板注册制上市券商”这个问题,仍没有较为明确的答案。

截至目前,共有6家券商准备冲刺IPO,分别是向上交所递交申报材料的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华宝证券、华龙证券,以及在深交所排队的东莞证券和开源证券。

其中,东莞证券、渤海证券、华龙证券三家IPO的计划较早,首次公告日分别为2014年、2016年、2017年,但均因种种原因而导致上市方案暂缓或搁置。

今年2月,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在全市场推开。

此后,沪深交易所于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并按在证监会的审核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6家拟IPO券商的资料也随之平移至交易所,在3月1日至3月4日先后获得受理。

不过,历经2022年的“券业小年”,拟IPO券商们的业绩表现也相对逊色。从营业收入上来看,6家券商中仅有财信证券和华宝证券2022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其余4家均有下滑。净利润方面,6家券商2022年均出现下滑。其中渤海证券2022年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下滑达72%。华龙证券实现净利润4.24亿元,下降幅度达41%。

从募集资金使用上,各家券商给出的用途较为一致,主要为补充资本金、增加营运资金、来扩大业务规模、支持公司各项业务发展等。

东莞证券IPO进度掉队

从审核状态来看,目前开源证券、华龙证券两家的状态为“已问询”。因涉及财报更新等情况,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华宝证券三家目前为“中止审核”,中止前均为“已问询”。

值得关注的是东莞证券,目前状态为“已受理”,进度落后于其他券商。曾经成功过会的经验,并没有令东莞证券实现“弯道超车”。

在平移之前,东莞证券曾被寄希望于成为2022年A股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券商。东莞证券曾谋求主板IPO上市多年,期间因锦龙股份原董事长杨志茂犯单位行贿罪被提起公诉,东莞证券IPO审核进行受到严重影响,直至2021年2月才恢复审核。

2022年2月,东莞证券终于首发过会,但迟迟未能获得批文。最终,2022年首家A股上市券商的名头被当年9月过会、12月沪市主板上市的首创证券摘得。而在2022年6月过会的信达证券,也赶在注册制全面铺开前,于今年2月1日登陆上交所。

历时一年多未拿到批文,东莞证券的IPO之路最终仍是“重头再来”。此前有投资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向锦龙股份提问:东莞证券平移后,需要重新审核还是可以直接等待下发上市?

对此,锦龙股份仅回复称,东莞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已于2022年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2023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深交所官方网站信息,深交所于2023年3月2日受理了东莞证券IPO平移申请。

中小券商扎堆冲刺IPO

作为与资本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机构,券商登陆资本市场自然是“近水楼台”。但统计过去几年券商IPO的进程来看,整体上市进度有所放缓。

回顾来看,2018年市场上共新增5家上市券商,分别是华西证券、南京证券、中信建投、天风证券和长城证券。2019年为华林证券和红塔证券,数量略降。紧接着,2020年券商上市再掀小高潮,共有中银证券、中泰证券、国联证券和中金公司4家。

此后,券商闯关IPO成功的数量开始减少,2021年和2022年均只有1家券商实现上市,分别为财达证券和首创证券,今年上半年也仅有1家信达证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且三家券商融资规模均较为有限,财达证券和首创证券首发募集资金均不超过20亿元。

虽然上市数量和规模均有所趋缓,但仍有多家中小券商前仆后继冲刺IPO。除上述6家已经获交易所受理材料的券商外,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进行辅导备案的券商还包括东海证券、申港证券、华金证券等多家。

“目前大中型券商多已完成直接或间接上市,A股上市券商及券商概念股的数量早已超过上市银行数量。中小券商业务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欠佳,上市条件也相对较弱。注册制下放宽了对上市业绩等条件的要求,给了部分中小券商机会。但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的监管要求也在从严,罚单数量明显增加,并非满足业绩条件的机构就能成功上市。”北京某证券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称。

早在2019年底,证监会提出要“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并表示支持证券公司在境内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资本实力。该人士表示,对于券商而言,补充资本金是提升未来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行业马太效应之下,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券商更为迫切需要打开股权融资渠道,夯实资本实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证券行业内重资产业务盛行,场外衍生品业务、股票做市业务、新股跟投等,均对券商的资本实力造成考验。除IPO首发募集资金外,成功上市可为券商提供长期稳定的股权融资渠道,对资产质量及业务规模有着重要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