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7日14时53分,立秋节气至。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万年历App提醒大家:虽然已到秋季,但也要注意清热消暑!

 

01 暑去凉来,斗指东南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后,每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但立秋后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一时之间暑气难消,不过总体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故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

熬过了激昂似火的夏天,在温柔的秋风中,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同时,经过大暑的大雨,暑气渐消,"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此刻。

【二候白露降】

立秋虽少了夏的焦躁,但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有一定的昼夜温差。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也会有雾气产生。

【三候寒蝉鸣】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秋凉以后,寒蝉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而变声凄厉。万事有迹可寻,而动物往往更敏于感受自然的更替。

 

02 美食迎秋,祈福平安

民间有着"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说。顾名思义,如果立秋时间是在当天的正午十二点钟之前,那就是"早立秋";反之,则是"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时间是下午14时53分,为"晚立秋"。

"早立秋"与"晚立秋"不单是一个说法,它确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早立秋",秋后就会很凉爽,难耐的酷暑天儿很快就会被取代。

谈起立秋之日的活动,有插戴楸叶、感恩祭祀、占候等。在饮食方面也有着诸多讲究,如:"贴秋膘"和"啃秋"等民俗。

【赤小豆、井水服,为防秋老虎】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民间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习惯: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除了立夏称人的习俗,在清朝时,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

【红烧肉、爆肚冯,解馋还养生】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要补了,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选吃肉。

讲究的文人墨客名伶有"要吃秋、有爆肚"之俗,吃爆肚有养脾胃之功效,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

立秋这天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大有好处的。立秋时,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在体内既补充了必要的营养如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

【你吃桃、我啃瓜,也吃豆腐渣】

除了"贴秋膘",立秋时吃其他的东西,可以统称为"啃秋",有些地方也叫"咬秋"。"咬秋"和"咬春"之俗一样自古有之。

这习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曾很流行,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还有些地区立秋有吃鸡蛋、吃秋桃子、吃豆腐渣的食俗。杭州大人小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还要把桃核留起来,待到除夕那天晚上将桃核扔入火炉烧成灰烬,认为来年可免除瘟疫。

山东的一些地方,比如青岛、莱西等地区曾流行吃用豆末青菜做成的豆腐渣,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吐也不拉"的俗语。

 

03 饮食有节,以应时序

立秋过后,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夏季主"长",秋季主"收",这时起,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

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

【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忌生吃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带最多囊蚴的时节。

这时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导致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

 

04 季节交替,养生防病

立秋后天气忽冷忽热,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我们。

经过夏季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此时应特别注意"未病先防",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孩子防感冒发烧】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

【年轻人防咽喉炎】

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

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

【中年人防骨头痛】

不少中年人近常觉得关节疼。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而夏天一过,这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

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

更多节日节气提醒及秋季养生攻略,尽在万年历App,赶紧打开手机搜索并下载51万年历获取吧!关注万年历App官方微信,更多精彩等着你!

 

万年历丨立秋寄语

人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收,得收回夏天里疯长膨胀的心,做回一个从容坦荡、寂静欢喜的人。

才能在渐渐清凉的岁月里安享简单,简单如同立秋里的一片叶、一阵风,没有什么能打乱它缓缓而至的节奏。

这个秋季,愿我们尽享一程山水的清欢,轻抚一曲秋思幽远,静观秋月星空璀璨,让烦恼从此烟消云散。

这个秋季,万年历App愿君安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