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蓝牌轻卡新规的发布,轻型货车的技术标准有了明确要求。总体来看,新规与早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的内容相差不大,惟一变化的是对自卸和仓栅式轻型货车的技术参数进行了调整。目前来看,市面上在售的这两种车型基本无法满足新规要求,这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

后双胎改单胎 蓝牌自卸车或出现销售断档

近年来,蓝牌自卸车一直都是“大吨小标”治理的重点对象。此次出台的蓝牌轻卡新规,虽然保留了总质量3.5~4.5吨轻型自卸车的公告,但却进一步规范了这类车型的长度、货厢宽度及整车结构,且技术标准也更为严格,力求有效解决“大吨小标”和超载超限问题。

具体来看,新规明确要求,轻型自卸车整车长度不得超过5米,且货厢内部宽度不大于1.8米,这意味着该车型的货厢尺寸将进一步缩小。除了尺寸上的调整,新规要求轻型自卸车后轮采用单胎结构,且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265mm,这使得这类车型的承载力被大大削弱。另外,新规还调整了轻型自卸车的整备质量,要求3.5吨以下自卸车载质量系数大于0.55,则整备质量小于2.26吨;3.5吨以上4.5吨以下载质量系数大于0.65,则自卸车整备质量小于2.73吨。

“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并未对轻型自卸车的技术参数做特殊说明,因此不少生产企业在开发合规轻卡车型时,并没有对自卸车这个细分领域进行过多考虑和研究。如今,新规针对轻型自卸车提出了全新的规范要求,相当于重新定义了这类车型的技术标准,这对生产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应变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某轻卡品牌技术人员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调整轻型自卸车的货厢尺寸和整备质量,难度并不大,但对于采用后单胎的要求,短期内恐怕很难实现。

在上述技术人员看来,尽管新规给予了一定的过渡期,但车型准备、申报公告等环节都需要大量时间,预计3月1日新规正式实施后,大部分生产企业或将难以供应合规车型。届时,轻型自卸车市场将极有可能出现空档期,陷入无车可卖的窘境。

“轻型自卸车的使用工况比较特殊,运输场景也相对复杂,采用后双胎结构,能够使轮胎受力更为均衡,有利于车辆稳定行驶,且安全性高。未来改为单胎后,车辆整体的安全性和承载性都将受到一定影响。”北京轻卡经销商张学文认为,过渡期阶段的后双胎自卸车将会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会迎来涨价潮。此外,轻型自卸车轮胎“双改单”后,将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部分运输场景,这些用户势必会向黄牌自卸车市场分流。

货厢加装层板 仓栅车运输场景或生变

仓栅车作为轻型载货车市场中的“万金油”车型,其使用场景非常丰富,不仅可以运送各类绿通产品,还能单独运输部分体积大、自重大且不可拆卸的货物。也正是因为仓栅式货厢的使用便利性,为超载超限和“大吨小标”乱象创造了条件。因此,此次发布的蓝牌轻卡新规,对轻型仓栅车提出了新的结构要求。

新规明确指出,总质量超过3.5吨的仓栅式轻型货车,后部载货车厢应采用多层仓栅式结构(货厢底板至仓栅顶部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1.5米除外),层板(指贯穿整体货厢且与车辆货厢底板平行,物理上将货厢分成一个或多个空间的平面)布置应均匀、合理、不可拆卸。

如按照新规执行,目前市场上的轻型仓栅车基本都无法满足要求。但记者发现,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5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江淮汽车、一汽红塔、中国重汽豪沃、江铃汽车等品牌均申报了符合新规的仓栅式轻型货车,其中绝大多数车型采用分层式仓栅货厢。从中可见,未来分层式仓栅轻卡或将成为行业主流车型。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仓栅车本身质量较重,如果再加装分隔层板,会导致整体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整备质量更加不可控。因此新规实施后,对仓栅车的轻量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将会是重点,需要轻卡企业和上装企业共同合作,做好结构拓扑优化,以满足载质量系数要求。

“拥有多功能用途且具备较好的拓展性,是仓栅式轻型货车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如今,货厢结构的变化,使仓栅式轻型货车‘万金油’的美誉不复存在。未来,新型仓栅车将逐渐回归到轻抛城配、短途绿通、商超五金等货运场景。”河北轻卡司机陈师傅表示,大部分运输从业者比较担心新规实施后,仓栅车的灵活性会大打折扣,无法满足多种运输需求。比如,货厢分层后的结构更为复杂,不仅会增加货厢的重量,还限制了仓栅车装载货物的类型,同时给货物装卸带来极大不便。

“目前来看,单层不超高货厢和分层仓栅货厢各有利弊,前者虽然货厢容积相对较小,但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辆的整备质量,运输货物的自由度也更高,可用于城市配送、杂货运输等场景;而分层仓栅货厢则用于绿通、禽畜类以及小型货物运输。”北京经销商高金华告诉记者,结合用户的反馈来看,单层仓栅车比分层货厢仓栅车更有优势。但现阶段,用户还是更加偏爱传统仓栅车。短期来看,留存在市场上的传统仓栅车以及二手仓栅车将会成为某些运输领域的“抢手货”。

根治乱象需平衡用车需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轻卡司机表示,随着蓝牌轻卡新规的落地,轻型自卸车和仓栅车超载乱象有望消除,因超载而扰乱市场、拉低运费的现象将得以遏制,有助于货运市场良性、健康发展。不过,新型自卸、仓栅式轻型货车能否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由此带来的各种实际使用问题该如何解决,值得行业深思。

“治理超载有益于进一步规范货运市场,但需要给车企和经销商设置一个整改产品和消化库存的缓冲期,更关键的是要解决法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着重考虑轻卡用户的基本诉求。”业内专家吴坤说道。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治理“大吨小标”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还需统筹考虑运输从业者的用车实际,政策调整既要突出其强制性,也要兼顾广大用户的需求。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调整落实相关细则和标准,也需生产企业在落实新规要求的同时,扎实推进产品开发和市场导入,切实解决用户的“痛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