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下旬开始,一则名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的兼职招聘,一直活跃在上海的各大兼职群中。每天从11点30分至19点,兼职被分为两个时段,每个时段需要50人。

“五个领队同时拉人、建群、拍照、管理,持续数天……”记者实地体验证实,这些“群演”最终排队充场的奶茶店,是“茶芝兰”人民广场店。与想像中不同,这家奶茶店“排队充场”最终“收割”的目标人群,可能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者……

兼职者源源不断赶来

通过联系兼职群里留下的手机号,记者与一名微信名为“一切如风顺”的男子取得了联系,对方自称是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招募人员的领队,邀请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20日3点人民广场1号口”的微信群。他说,只需提供姓名和手机号,就可以报名参加兼职,如何行事,只需“听现场安排”。

11月20日下午,记者按要求赶到人民广场地铁站1号口,几名“领队”早已在等待。记者发现,为这个“奶茶排队群演暖场” 兼职招募人员的领队不止一个。仅在现场,就有五个领队负责组织,每个来报名的人都要在自己的姓名后备注领队的名字。

一个“领队”拿着一个皱巴巴的本子,要求记者签到,同时要在名字后面,写上一个“顺”字,证明记者是被“一切如风顺”拉过来的。对此,一名兼职者悄悄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领队“抽成”。

完成签到后,记者被拉入了一个名为“20日第二批顾客签到群”的新群中。在这里,记者被要求改名为“A 1”。

“一切如风顺”说,这个群里的消息,需要密切关注,“提到你的时候,你配合一下”。

随后,记者又和其他兼职者一起,被拉到了人民广场的空地上拍集体照。一位资深兼职者悄悄透露,结束后所有人还要一起拍一张照片,目的是为了对人头,防止有人冒领“工资”。

这位资深兼职者表示,四五个领队同时拉人,是为了保证充场的人数,拍照、建群则是为了方便管理。

下午3点刚过,“暖场” 的人数达到了要求。眼看着还有人源源不断赶来充场,“一路如风顺”连忙叫停了仍在拉人的同伴:“不要再拉人了,等下人数超了。”

最终,“20日第二批顾客签到群” 聚集了34个人,5个人是领队,其余29名兼职者名字被要求改为A 1、A 2等代号。

记者放眼望去,几乎所有兼职者都是年轻人,他们大多三五成群,很多人明显不是第一次来了。

只能点18元以下奶茶

“我就打算蹭一杯奶茶。”一个落单的姑娘悄悄对记者说。

“大家今天可以点18元以下的奶茶系列,其他产品一律不允许点,点了也不能报销,所有买完的小票必须自己留好,下班报销……”跟着领队,记者一路来到了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内的地下美食城,看着附近聚集的一家家奶茶店,大家都在默默猜测,究竟是哪一家。

下午15点57分,在经历了57分钟的漫长等待后,领队终于在群中通知,“A 1、A 2现在集合”,记者成为了当天下午这批人中第一个要去“排队买奶茶”的人。跟着领队,终于见到了这次暖场兼职的主角——“茶芝兰”。

这家店就开在地下美食城的旁边。记者赶到时,奶茶店前并没有什么人。门店显眼的位置展示着女明星马伊琍的照片,以及一整排的外卖包装袋。

领队“小鸭哥”向店员使了使眼色,店员径直走到了收银台前。

“请问喝点什么吗?”

“生打椰奶有吗?”

“没有。”

“那你们有什么?”

“现在只有奶茶系列。”

根据安排,记者最终在18元以下的奶茶中,选择了一杯“琥珀黄茶”。奶茶的味道尚且不论,记者发现,这家店似乎尚未做好开业迎客的准备。尽管菜单上琳琅满目,但许多茶饮都处于无法制作的状态。

当日,在记者购买“琥珀黄茶”后,领队“小鸭哥”要求记者在旁边的休息区落座,呆满10分钟后再返回美食广场。

每隔15分钟叫人“进场”

返回美食广场后,记者开始了漫长等待。在这里,“相互谈论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话题”是不被允许的。5名领队坐在美食广场的各处,留意着兼职人群的状态。一时间,参与奶茶排队兼职的人,占据了美食广场的大半空间,大家大多低头摆弄着手机,相互之间不太说话。

在微信群中,每隔约15分钟,就有2个人被叫出去购买奶茶。“茶芝兰”奶茶店门前,始终保持着不时有人买奶茶的状态。

然而,这样稀稀疏疏的人流,明显达不到“网红店” 客满盈门的效果。正当记者对商家雇人排队的用意感到疑惑时,领队突然在群中发出通知“所有人过来集合”。

在领队的安排下,29名兼职者在“茶芝兰” 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微信群中,领队反复叮咛“现在只排队,不下单”。

显然,这是“群演”们当天最重要的一场“戏”。

领队们认认真真地指挥着兼职者们调整队形:“大家散开一些,站得自然些,我们拍个视频。”

这场摆拍一直持续了将近30分钟。期间,领队以及一个此前未出现过的黑西装女子,不断举着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着排队的画面。

在拍摄到满意的画面后,领队让其他兼职者们返回美食广场,只留下A 7、A 8两位兼职者继续买奶茶。

中途溜走领不到“工资”

完成拍摄后,整场兼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负责安排进度的领队“小鸭哥”不紧不慢地喊人排队——每2人一组,每组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精确控制在13到15分钟。

领队“一切如风顺”也放松了下来,还与暗访中的记者闲聊了起来。

“很简单的,最大的项目,就是拍视频,排一次队,然后拍个照片。”“一切如风顺”说,“茶芝兰”的奶茶排队兼职,是从11月13日开始,“说是要做一个月,它现在主要是推广,完了(可能会)有加盟商加盟”。

“一切如风顺”说,这已不是他第一次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担任领队,此前他还为其他奶茶充场排队过。“你看我上次去的这家,有多个口味,奶茶看着就高级。”说着,向记者展示了他为其他品牌奶茶充场时拍的照片。

“说简单点,我们就是充场啊。再说不好听点,我们就是托儿。”“一切如风顺”说。

18点56分,29名兼职者均已完成了排队“买” 奶茶要求。结束前,“一切如风顺” 等5名领队也各自到“茶芝兰”“买”了一杯奶茶。随后将兼职者们带回下午集合的空地,所有人再次拍了一张集体照,然后排着队找领队“报销”了手中的奶茶小票,并再次扫码,被拉入了一个“21日第一批顾客签到群”中。

领队说,“工资”是在群内以红包的方式发放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中途溜走,他将无法进入新的群领到工资。

19点27分,“工资”红包被发入群中:工资为每人40元。群内接连刷起了“谢谢老板”的表情包。

兼职群中,“小鸭哥”“一切如风顺” 等领队又发出了新一天兼职邀请:“招奶茶排队群演暖场100名……”

11月21日清晨,没有继续参加当天奶茶排队的记者,被移出了“21日第一批顾客签到群”。

[记者调查]

雇人排队是为了吸引加盟商?

自11月20日起,截至记者12月11日正式致电“茶芝兰”当日,记者在兼职群中看到,时间、地点、人数要求近乎完全一样的人民广场附近“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持续了至少21天,每天分为上下午两场。

如果这些“奶茶排队群演暖场”兼职都是为了“茶芝兰”服务,以每天实际到场60人计算,在不考虑领队抽成的前提下,雇佣者至少要为这场“奶茶排队群演暖场”花费5万余元。

那么,雇佣者为何要雇人排队买奶茶呢?记者尝试联系“茶芝兰”一探究竟,遗憾的是,截至记者发稿,“茶芝兰”方始终未予回复。

“奶茶排队群演暖场”是不是真的为了吸引加盟商,而非普通顾客呢?记者又拨打了“茶芝兰”印在奶茶杯上的加盟热线。很快,一名自称“娜娜”的“项目负责人”联系了记者。“娜娜”告诉记者,“茶芝兰”的确在招商,如今在上海范围“下放”了7个“城市合伙人”名额,每个名额原价25万元。如果能“抢”在前期付款,还能获得额外优惠。

“如果您抢在前期招商样板店阶段的话,还会给一个5万元补贴,补贴后的价格是20万元加1万元保证金,就能成为整个上海的‘城市合伙人’。”“娜娜”说。

那么,“茶芝兰” 的门店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

“目前,每家店的营业数据都没有低于1万(元)的,像人民广场这家店,一天的营业数据都在1.3万元到1.5万元;张江这家店每天的营业数据达到8000元至12000元。长征那家店也是,营业数据基本都在1万元左右。”“娜娜”说。

为了让记者放心,“娜娜” 还给记者发来了两段人民广场店的视频,视频中的画面,分外眼熟。

在记者曾暗访排队的那家“茶芝兰” 门店前,大约30个人将“茶芝兰”团团围住。排队者人流的分布,和“一切如风顺” 当日指导的队形一模一样。

为了进一步确认“茶芝兰”的实际经营情况,记者向“娜娜”提出,能否到她提到的3家门店转一转。

没想到,前面还声称所有门店日营业数据在1万元左右的“娜娜”迅速改口了。她强烈建议记者,去人民广场店转转就可以了,“另外两家店现在还没有筹备完善,暂时还看不出来啥,没有正式运营”。

根据“娜娜” 的建议,11月24日,记者避开“暖场”时间,再次探访香港名店街内的“茶芝兰”店。发现“茶芝兰”依然空空荡荡,店内能够提供的依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奶茶饮品,菜单上的大部分饮品都无法制作。

得知记者想要加盟“茶芝兰”,附近的商家均连声阻止。

“你不要被骗了。”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说,“哪来的上万元的营业额,不可能的。”

“我们都觉得他们家很奇怪。”一个经营服装生意的小姐姐告诉记者,“我们这边商场周一到周五没什么人,周六、周天人多一些。他们家每天都会突然那么多人出来排队,有的人一天还会看到好几次,比较离谱。”

[圈内揭秘]

“这就像在经营一门生意”

在资深领队“京哥”看来,发生在“茶芝兰”人民广场店的一幕,不过是“充场”类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2016年入行至今,“京哥”组织过很多次“充场”活动。他“演”过参加会议的高级白领、娱乐节目的拍手观众,为各大APP做过线下地推,也承接过许许多多需要组织临时工参与的展会活动。

最近一年,“京哥”明显感觉到,奶茶排队充场的需求增多了,“我一个朋友接了好几个活动,都是奶茶的,其中有一个还是蛮有名的奶茶品牌,找人充场主要为了增加‘网红打卡’的数量”。

“现在比较流行这种,就是装成粉丝去‘打卡’,然后发一些评论在小红书、抖音上。”“京哥”说,此类“充场”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一次,不过商家对“充场”者的发帖质量要求不高,“新注册的号也可以”。

“京哥”透露,大多数“充场”类兼职,工资都比较低,但人数需求比较大。为了短时间内招募大量“充场”人员,“领队”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门道。

其一,就是“换群”。

“比如说,你有5个群,我有5个群,我们俩交换就有10个群。这样换下去就裂变了。像我自己有200多个群。”“京哥”说,群发消息,能让“领队”们,快速将需要人手的消息散出去。

其二,就是招募下一级领队。

“比如说,我从商家手中接了个单子,我自己肯定要赚钱。然后,我靠自己一个人是找不到100个人的,我要下一级领队帮忙招人,这些领队也要赚钱。大概每一级领队要从每一个人头提20元到30元。”“京哥”说,“一个领队可能只能招到3到4个人,能招到十几个人的领队,都已算是在这行做得久的了。”

“京哥”说,行业里面做得好的“领队”,其实已经接近于在经营一门生意,他们专职做此类兼职生意,从客户手中接单,承包客户定制的需求,并负责监督和管理整个订单的完成。

可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京哥”这类人的身影,他们是一群“应需要而生的人”。

那么,领队招募的排队充场的人又都是哪些人呢?

为了回答这个疑问,记者又参与了一次“充场”兼职,这次兼职的“工资”为50元,“充场”地点为某行业展览,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中午11点半。在这里,记者以兼职者的身份,与一些兼职年轻人进行了对话。

在数十名充场群演中,衣着干净、戴黑框眼镜的“V哥”因为浓厚的书生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V哥”从专科院校毕业已两年,几个月前,由于公司裁员失业了。此后他当过小餐馆的兼职服务员、做过展会的临时搬运工,加起来参加了数十场兼职活动,基本满足他现在的日常开销。

“小励哥”年轻、打扮时尚、头发烫着卷,一眼看去,似乎还是个学生。事实上,他刚从专科院校毕业不到2年。尽管年龄不大,却是一名兼职“老手”,甚至能说出国家会展中心附近的免费充电口,只因“之前在这里开过接驳车”。“小励哥”说,做兼职是读书时养成的习惯。读大专期间,他数不出自己一共做了多少次兼职。因为兼职多,他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存下一些存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