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起珠落,三两下之间,一小朵灵动的珠绣牡丹花便出现在绸布上……昨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绣代表性传承人李慧,拿着绣针手指熟练地游走其间。

珠绣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从舞台上珠光宝气的戏服,到妇女的头饰、衣服、珠花等,珠绣品由一粒粒的珠子串联而成,具有较高的美学、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我的老家在山西长治的大山里,我小学的时候就跟着家人学绣花了。”李慧笑着说道,如果从拿起绣花针就开始算,她的“绣龄”已接近30年。

2016年,李慧来到洛阳发展。2019年,李慧的珠绣入选瀍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她的肩上多了份责任。

“传统技艺需要传承创新,才能‘活’得更久。”在李慧看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当下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她秉承传承创新的思路,创作的珠绣品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还将牡丹等洛阳文化元素融入作品,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颇受年轻人青睐。

以针为笔,以珠为墨,以布为纸,创作出无限可能。如今,35岁的李慧作为非遗传承人,不遗余力地宣传珠绣技艺,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