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木材需求量逐年攀升。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每年大量进口木材的同时,市场自然也将目光投向了国产原木。林木产业目前发展情况如何?茫茫林海如何才能得到合理利用,更好发挥经济效益?原木期货的上市对产业升级有着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期货日报记者跟随中信建投期货调研团队走进了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

  成材路漫漫

  经济效益提升需要久久为功

  据记者了解,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产总值已突破1.2万亿元,是国产原木供应的核心区域之一。例如,作为原木期货交割区域之一的重庆市,森林总面积达364.31万公顷,总蓄积量达28312万立方米。尽管资源丰富,但受多种因素限制,国产原木的供应量和质量难以很好满足市场需求。

  据悉,目前我国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具体到四川省,公益林中,虽然满足交割标准即市场主流需求的柳杉、松木资源较多,但是禁伐;商品林虽然可以采伐,但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比例有限。从实际采伐情况来看,即使是采伐限额,也没有得到完全有效利用。“十四五”期间,四川年采伐限额为1797.44万立方米,实际使用率约25%。四川对木材的需求还要靠俄罗斯、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针叶原木和缅甸等国的阔叶原木来满足。

  除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林场缺乏经营收益权等原因外,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陈家谊告诉记者,西南地区的林场普遍存在“林多材少”的现象。以重庆为例,受松材线虫病困扰,重庆市的主要优势树种马尾松目前仍未能实现自由流通;杉木虽然能够自由流通,但种植年限较短,口径普遍偏小。与此类似,在贵州毕节,柳杉的树龄主要为15~20年,远低于40~50年的成材周期。树龄偏低和口径偏小导致现阶段达到成材标准、能够砍伐的数量有限。

  “我们的商品林树种以柳杉、水杉为主,树高为15~16米,平均胸径约为22厘米,参考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来看,如果截成4米,预计每棵树仅有靠近底部的第一段能够基本符合要求,其他段在口径或者长度上可能有所欠缺。”什邡某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西南地区地势不平,多数林场地块无法进入大型机器,其他成熟的配套设备也较为缺乏,需要大量进行人工采伐,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受林区道路条件限制,伐后原木径级越大,采伐和运输的难度越大,这进一步增加了木材成本。至于销售环节,柳杉等国产原木多采取通货销售的方式,不做分级,且为提升检尺效率,在实践中以目测为主,严谨度远低于进口材,整个交易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都比较低,在销售定价上还存在改进空间。

  洪雅洪林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旷文彬介绍,近年来木材下游消费疲软,外贸起伏不定,加工企业销售量下滑,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态势,原木价格持续下跌,林农和林场采伐的积极性也相应受到限制。

  助力产业转型

  原木期货大有可为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虽然国产原木离大规模参与期货交割仍有距离,但林木产业对原木期货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市场普遍认为,原木期货的上市,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期货市场对交割品质量有严格的规定,这对国产原木的采伐和销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管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

  洪雅某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采伐、运输、销售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国产原木定价模糊,其真实价值难以被衡量和认可。比如,目前原木期货的价格在800元/立方米以上,但是林场销售的通货价格只有600元/立方米。“既然大的和小的混在一起卖的价格差不多,何必去培育树龄高的原木呢?把小的砍后卖了,成本既低又方便,是很现实的选择。”

  有了原木期货,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人都能看到符合交割质量标准的原木能卖多少钱,如果再加上升贴水,国产原木的价格肯定要比现在高。那么,林农和林场自然就会去评估应该怎么种、怎么砍、怎么卖,谁都不希望自己手里的货只能折价销售。”上述负责人认为,这一过程还伴随着检尺的规范化,这样才能为现货的精准定价提供支撑。此前通货上存在的目测方式会逐渐被国标检尺所替代。

  “树木想要成材,是有一定门槛的,原木期货的交割质量标准相当于标出了这个门槛。无论是用于生产模板、托盘,还是包装,都对原木的材长和径级有一定要求。如果只是采伐售卖尺寸较小的,或者干脆把各种尺寸打包起来一起售卖,就会出现加工损耗较大等问题,甚至无法满足一些主流用途,其价值自然也会受到影响。”陈家谊补充道。

  此外,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是林农和林场越来越关注原木期货的原因之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采伐林木应当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毕节市国储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小伟估算,在实践中,完成1000~2000立方米的采伐量,需要经历伐区调查、编制伐区作业设计、向林业局提交采伐申请、林业局现场核实、采伐证办理公示、办理采伐证、伐前公示等多个环节。尽管贵州省的办证环节已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5个工作日,但前后依然需耗费约两个月时间。如果再考虑运输和销售环节,时间跨度就更长了,其间原木价格一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就可能导致最初计划的采伐收益大幅缩水。

  “西南地区已有多家林场和我们积极沟通,希望能学习原木期货以及套保交易的相关知识。”陈家谊认为,要想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国产原木卖得上价、卖个好价,而通过参考原木期货进行定价和贸易,以及参与原木期货卖出套保,企业无疑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外联部部长庄杰表示,四川省虽是林业资源大省,但当前木材供应能力不足,产出不高,资源价值利用度偏低,木材产品标准化、商品化程度较低,与市场衔接不紧密。原木期货有助于形成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促进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可加速木材利用产业的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提供新动能。他表示,下一步,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将持续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路径,引导全省国有林保护单位转型发展,助力林区价值实现。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