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亩荒山到全国最“绿”,广东绿色发展1.0模式走的是一条全域增绿的路子。
1985年,广东提出“5年消灭荒山,10年绿化广东”,1995年后又开启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这两轮行动使广东森林覆盖率从20%达到接近60%,成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量上去了,但还要提质。随着广东经济体量持续上升,绿色发展有了新的内涵,强调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绿色发展2.0模式势在必行。
当前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3年全国工作重点之一。两会期间,广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广东要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要求,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谱写广东篇章。
下一阶段,广东如何推进绿色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向?广东明确,下一步推进生态建设的关键点在于,围绕品质提升抓绿化,围绕啃硬骨头抓治污,围绕结构优化抓“双碳”。这是新时期下对痛点难点的针对性部署,体现了对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系统贯彻,也体现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创新的系统谋划。
多位受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引,向纵深发展,提升质量,以“绿”为手段,以“美”为目标,打造美丽经济。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只是造林数量上的增长,还应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惠民,二是“点绿成金”。这背后,广东要积极探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
经济大省的绿色版图
与传统认知中经济大省高楼林立、水泥森林的形象不同,广东还是全国最“绿”的省份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今,广东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0%提升到58.7%,森林面积从6900万亩增加到1.58亿亩,森林蓄积量增长到6.24亿立方米。2012年-2022年,广东省共计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总面积4659.15万亩,绿化率等指标走在全国前列,绿色版图不断扩大。然而新发展阶段下,和其他省份类似,广东在绿化空间质量层次水平、生态惠民、林业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仍面临着提质增效。
如何优化提升森林质量?如何进一步实现生态惠民?如何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只有解决这些新问题,才能实现广东森林建设追求从“量”到“质”的转向。
“绿美广东建设在更高视野下提出,正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绿色底色,向纵深发展,不再局限于‘量’,而是提高生态建设工作的整体质量。”广东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任海也表示,“现在提‘绿美广东’,我理解是从原来的1.0升级到2.0,要提质提量,除了绿化、美化,还要注重生态化、乡土化、多样化、文化、高值化。”
以“造林”为例,广东不再只专注于“含绿率”的提高,而是针对尚存的森林质量总体不高、结构稳定性较差、中幼林和低效林等比重大的问题,在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攻坚中,提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教授级高工杨沅志表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优先选择水源地、沿海地带、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城镇周边。在造林过程中,应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抚则抚。
日前,广东省林业局还为“广东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成立专门技术支撑团队,实行技术包干负责制。每一个科研院所(校)负责若干个地级以上市,每一个地级以上市组织3人以上专家或科技人员的技术支撑小组,实行全过程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林业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科学推进全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在‘绿美广东’方面,华南国家植物园最可以做的就是为广东提供更多植物资源。比如广东拥有500种本土特有种植物,其中50多种处于珍稀濒危状态,在野外保护很难,我们把它迁到植物园来保护。”任海表示,未来也将与同事一起为绿美广东建设做一些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科技支撑工作。
“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清楚植物的信息,知道广东省有哪些植物濒危,这些植物在哪里,有什么用,哪些外来物种有威胁,为政府做决策提供参考,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效果。”任海表示。
在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级高工战国强看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一个更大的概念,不再局限于造林,也不再仅限于提高含绿率。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注重建设质量的提升,如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树种结构等;另一方面也在不但拓展建设领域,如延伸到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
向绿色要发展,向转型要质量
“高水平谋划生态建设,不仅应注重以绿色惠民利民,让民众‘打开窗户’便能够享受生态福利;还应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实现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级高工邓鉴锋表示。
作为经济大省,活跃的市场氛围和多样的经营主体,为广东在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上积累了“先天优势”。
据统计,2021年广东林业产业总值8607亿元,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近年,广东引导各地加快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已培育国家级、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69个。2019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4市的林业产业总产值即超过千亿元。
陈俊光表示,未来抓好绿美广东“六大行动”攻坚,还将充分发挥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四库”作用,同时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有特色地打造超百个示范点,逐步建成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的综合窗口。
“生态经济效益的开发实际上就是掘金之旅,而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正是关键,要持续把‘生态+’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因地制宜选准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多措并举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邓鉴锋表示。
其中,红树林是广东生态建设的一张名片,也是一个窗口,浓缩了广东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前沿经验。
碳汇交易是森林价值转化的直接路径。2021年6月,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这是湛江乃至全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按新种2813公顷红树林计算,则产出二氧化碳减排量为4万余吨。
但森林产品的价值实现远不止一种路径。
此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指出,要建立红树林碳汇交易机制,联动实施红树林营造修复与碳汇项目,完善蓝碳碳汇项目开发交易标准体系。同时,发展红树林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经营模式,积极探索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敏表示,“红树林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红树林+’产业导入的模式是很好的途径。比如,红树林与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可直接促进当地发展。”
森林文旅也是条千亿赛道。《广东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预测,到2025年广东森林旅游游客年总人数将达3亿人次,综合产值2000亿元,到2035年广东森林旅游游客年总人数将达5亿人次,综合产值4000亿元。
“对于生态经济效益的挖掘,社会资本也可以参与进来。近年来,广东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碳市场、生态农业等领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落地林业碳汇、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刘佳宁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周荃也非常关注“绿美广东”建设过程中绿色金融的赋能作用。
她建议,广东应着力推动相关部门合作,共同研发多品类,多场景的绿色金融产品,同时携手港澳搭建绿色金融跨境服务平台。
“广东可携手港澳开展碳金融领域标准、体系和产品研究,促进粤港澳三地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绿色企业项目认定标准、绿色债券原则等的互认互鉴;并依托横琴、前海和南沙建立合作开放新机制,搭建绿色金融跨境服务平台,促进金融资源与绿色项目有效对接;建立绿色债券项目储备,搭建绿色债券发行服务中心,支持湾区内地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债券。”周荃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