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今年52岁的沈良华,是小有名气的能人。老沈一直在家乡跟农业打交道,他说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身边人几乎都觉得农业没前景,但多年的坚守和转型求变,让他闯出了一片天。
4月10日,见到老沈时,他正在自己的“秘境南湖·花谷”项目上忙活。这是一个农文旅融合项目,一期已经投资了800多万,虽然投资不小,但3月份的一鸣惊人,让他对未来发展信心倍增。
景区内的露营基地。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3月22日,我们举办了第一届梅花节,人气很旺,10天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现在五一又要到了,县里准备在这里举办电音节和美食文化节,估计游客会更多。”老沈说。
老沈不是做农业的吗?怎么又做起了旅游?这还要从他的转型说起。
从学校毕业后,老沈一直在利辛县经营农药化肥,2010年,看到有人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他感觉这是未来趋势,于是来到利辛县王市镇,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种植粮食。
“我也是赶上了好时代。对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国家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农用机械都在进步,合作社越做越好,最高峰我们流转土地面积有1万多亩。”老沈说。
“秘境南湖·花谷”内的油菜花。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但老沈的转型并未止步。
他流转的土地旁边,有一块590多亩的低洼地,由于靠近河道,中间还夹着100多亩水面,不适合粮食种植。2015年,发现城市建设、道路建设都有绿化需求,他就流转了这片地种植苗木。
也就是这次转型,为他后来发展旅游打下了基础。
“之前种了很多红叶李,后来嫁接了梅花,早几年,每到梅花开的时候,有不少年轻人跑来拍照,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发展旅游。”想到就做,2022年3月16日,老沈注册了安徽楠湖花谷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并着手做前期准备。
掩映在葱郁树林中的茶社。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摄
利辛是农业大县,县领导经常下乡调研,老沈回忆,2024年8月,在一次调研中,他跟县领导提到了发展农文旅的想法,经过现场走访,当地决定给予大力支持。
“‘秘境南湖·花谷’到县城不到4公里,交通方便,绿水环绕,而且花草树木品种丰富,有基础、有潜力。”王市镇党委委员陆翔宇介绍说。
两个月后,在利辛县、王市镇的支持下,延伸到景区的两条道路正式开通,此后,景区建设迈入“快车道”,并在今年3月梅花盛开时,第一次正式向游客开放。
梅花节20多万人次前来,让“秘境南湖·花谷”打出了名气,同时也给周边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有的在景区工作,有的销售农产品,有的摆摊卖小商品。
“政府修建道路,村里提供服务,景区盈利后,还会有一部分收益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老沈说,经过一期建设,目前景区从3月到9月,每月都有鲜花盛开,从5月到10月,每月都有水果采摘,“希望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能带动更多乡亲参与其中,增收致富。”
人民网记者 韩震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