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采用“超常规打法”推进皖北振兴,打造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集群,挺直“产业脊梁”,增强皖北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的安徽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打造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力争十大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1.5万亿元。在连续七年夏粮产量稳居全省首位的亳州市涡阳县,当地已培育出小麦、大豆等五大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规模以上绿色食品产业链企业48家。

本台记者 赵华光

说到方便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产线,最大的变化是,这里的面块不再需要经过高温油炸,而是蒸了个60℃桑拿,就实现了干燥、塑形,既保持了口感也更绿色健康。

除了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绿色方便食品项目外,这家企业紧紧抓住当地粮食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从小麦种植到面粉、挂面、休闲食品等领域的全产业链绿色升级,逐步形成“一粒小麦,多向奔赴”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曹广领

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用5年时间,实现产值百亿元,带动就业超万人 。

集群成势、将资源禀赋变发展动能,涡阳县围绕绿色食品,形成以“农产品资源——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为核心的产业链,以“双招双引”为抓手,重点培育“品质粮食、功能食品”等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亳州市涡阳县发展改革委 党组成员 海豹 

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从科技、人才等多维度促进绿色食品企业集聚,努力到今年年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8亿元。

包括绿色食品产业在内,安徽正用“超常规打法”,打造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皖北振兴。位于淮南市凤台县的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集成式混合动力变速箱,今年的产值有望达到12亿元。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离不开相关部门全方位的包保服务。

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戎天如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点,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解决了我们厂房的建设,我们的水电气配套,包括各项审批都非常快,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力度,我们才敢在研发上加大投入。

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开花”,以这家企业为支点,凤台县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目前已招引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14家,2024年实现产值9.6 亿元,同比增长545.6%。以产业之兴推动皖北振兴,阜阳市内挖制造业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升级潜力,外引一批重点产业延链强链补链项目。在位于颍上县的这家新能源材料企业,140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明年。

安徽铜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生产负责人 夏迎春

这边的上下游的企业配套是比较完善的,目前合作的企业有20多家,主要是分布在长三角。深耕新能源行业,继续跟皖北更多的企业去合作 抱团,形成一个集聚的优势。

企业“抱团”,产业集聚,截至目前,当地新能源材料类企业已集聚100多家,产业集群效益不断释放。

阜阳市发展改革委 副主任 李敬

加强重大项目全周期服务调度,2025年,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引育链主、群主、盟主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是150余家。

集中布局、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攻坚,今年,安徽还将继续以“兵团式阵地战”方式,打造皖北四大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180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1000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18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