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体验北京胡同的精致之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烟袋斜街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北的烟袋斜街,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北起大石碑胡同,南至前海北,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32米。
烟袋斜街始建于元代,成街于明代,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最为兴盛。这条街在元代至明代中叶被称为“打鱼厅斜街”,打鱼厅是元、明时期管理海子捕鱼的机构。明嘉靖年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日中坊二十二铺,北安门西……银锭桥,打鱼厅斜街。”清乾隆年间这里改称“鼓楼斜街”,后被改为“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的得名,一说是其胡同的形状像一只大烟袋,其东口是烟袋嘴,西口为烟袋锅。另一说是当年胡同里卖烟袋的店铺多,都在店门口挂有大烟袋的幌子。其中东口路北有一家烟袋店“双盛泰”,门前也挂着一只大烟袋的幌子,用贵重的乌木做的大烟袋锅,长1.5米,烟袋嘴是白漆绿纹,仿佛玉石翡翠。烟袋锅是金漆,好似铜锅,烟袋杆上还拴着大红绸子,十分醒目。
民间一直称这条街为“烟袋斜街”,但此名直至清嘉道年间才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清代是这条街最为繁华的时期,当时烟袋铺特别多,这些烟袋铺经营各种大小烟袋及水烟袋、鼻烟壶等,也卖烟叶,如关东烟、旱烟叶、兰花烟等。清光绪年间,斜街的“同台盛”和“双盛泰”两个店铺名声、气派最大,传说其老板曾为西太后慈禧通洗水烟袋。除此之外,这条街上还有古玩字画店、裱画店、纸铺、钟表店、当铺、杂货铺,也有糕点铺、豆腐房等风味小吃店。
有人认为烟袋斜街原本就是为平民百姓服务的,其实不然。烟袋斜街是典型的为贵族官宦服务的高档商业区。比如会贤堂、庆云楼等宴饮之所,很有气派,档次也高,平民百姓是不会涉足的。斜街东口有一家“都不昆西装店”。一般平头百姓是不会做西装的,由此可见它开在此处也是缘于烟袋斜街是高档商业区。
烟袋斜街的平民化是在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之后,居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王公贵族、八旗子弟失去俸禄,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于是纷纷开始变卖古玩字画,使这条既短又窄的烟袋斜街出现了衰世中的盛景。
以经营古玩为主的宝文斋、敏文斋、绣古斋、抱璞山房等纷纷落户斜街。那时溥仪还在紫禁城,也有宫里的太监在地安门开设古玩店,货源都是盗自宫内。那时老北京一提“小琉璃厂”便指此处。
这时开始形成民俗商业街,据统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不到300米的烟袋斜街竟然分布着84个店铺,功能各异,种类齐全,除了古玩店、酒楼、茶馆、烟袋铺、浴池等,还有国光药店、长宗兴铁丝铺、振兴理发馆、双龙盛弹花店等,还有各种京味饮食,如震阳春烧饼铺、东顺成包子铺、王金坡早点铺、刘记烧饼铺、李二炸虾店、爆肚张、面人汤等,共有22家。
(章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