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目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近20%,而肥胖会给孩子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诸多危害。
这个暑假,23个小胖墩儿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9天的减重夏令营。在运动处方师、内分泌专家、临床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开启了科学减重之旅。
难过
胖丫头从没扮过公主
“闫主任,我们家小婉胖得厉害吗?”一名6岁小营员的妈妈特意跟着孩子来到夏令营,找到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焦急地咨询。
小婉的妈妈说,其实家人之前从来没有觉得小婉胖,只是有点小肚子,“觉得肉肉的很可爱”。直到不久前,她带小婉到儿童医院治咳嗽,呼吸科的大夫提醒她,孩子“肉有点多,可以去咨询一下临床营养科”。
从没把闺女体重当回事儿的妈妈这才想起,孩子其实曾经因为身材产生过苦恼的情绪。“小姑娘们‘过家家’都喜欢扮公主,但小婉曾难过地告诉我,她从来没扮过公主。因为小朋友们都说,艾莎公主没有小肚子!”
在临床营养科的建议下,妈妈给小婉报名参加了减重夏令营。开营前,医院给每个小营员都进行了生化检测、人体成分测定、生活方式调查、身体素质评估等。根据上述一系列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孩子们制定膳食和运动方案。
针对小婉妈妈的询问,闫洁耐心地给出了解答。6岁的小婉身高1.3米,体重已经超过了80斤,达到了“肥胖”的标准。从人体成分各项指标的分析来看,肌肉、骨骼、内脏脂肪面积等成分比例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脂肪比例超标了。
“小婉的肌肉量相对较高,证明基础代谢能力较好。”闫洁说,在夏令营集中训练9天后,回家继续按照集训要求规范生活习惯、科学饮食,小婉减少脂肪比率,保持健康,应该不是难事儿。专家的话,抚平了小婉妈妈的焦虑情绪,给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课程
每天运动四个半小时
清晨6点半,孩子们先后醒来,互相督促起床。7点,清脆的集合号准时响起,一天的集训即将开始。这一天,两个没有准时起床的孩子被教练白靖赠送了“健康大礼包”——做当天整理内务的值日生。
白靖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区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工作办副主任、原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工作,从事健康促进方面研究工作的他与儿童医院合作科学减重训练已有4年。他参考孩子们前期的运动评估结果,设计了本次夏令营的主要运动课程方案。
晨练30分钟至60分钟后,小营员们开始了上午的理论学习和运动实操。每堂课35分钟,在课间的10分钟,孩子们也不能“闲着”,白靖为他们安排了课间“微运动”。他带着孩子们进行了“动物蹲”和“抢瓶子”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儿着就进行了适度的锻炼。“集训就是给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打个样儿’,安排‘微运动’也是为了告诉他们,回到学校去以后,课间也不要久坐。”
12点午饭即将开餐,这之前,白靖会先给孩子们安排一点“餐前小甜点”——3到5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比如原地高抬腿或蹲起跳。“小胖墩儿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一吃东西血糖容易上来。几分钟锻炼,应激刺激一下胰岛素分泌,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上升。”餐后经过简短的午休,下午的营养减脂课和减脂运动训练就开始了。白靖介绍,经过科学的评估,团队为孩子们安排每天的累计运动时间是4.5小时,包括上午2小时、下午2.5小时。
晚饭后,经过短暂调整,7点整,孩子们又在训练场地集合了,接下来是半个小时的暑假作业时间。“每个人只有半小时写作业,半小时后就要收作业喽!”白靖说,规定写作业时长是为了“治疗”孩子们的拖延症,实在没写完的可以单独打报告要求延长学习时间。由于大部分小营员的暑假作业里都有每日诵读的要求,白靖还组织孩子们开起了诵读会,“既能督促他们完成作业,又锻炼了孩子们表达能力。”
作业写完,孩子们一人一个瑜伽垫,原地做起了拉伸动作,放松白天因运动强度较大而产生的疲累,以此结束一天的集训生活。
“我们的预期是,9天的集训下来,孩子们平均能减重3公斤左右。”白靖说,根据4年以来的经验,减重夏令营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减重1.5公斤至3公斤不是问题。而健康的改善,除了体重上的反馈,还有人体成分的变化,如肌肉含量增长、脂肪含量下降。“孩子们正处在代谢旺盛的时期,这时候促进基础代谢能力的提升是有效减重的科学方法。”白靖说。
膳食
每个人都吃“小灶儿”
“午餐时间到!食材种类科学搭配,分量严格把控,按克称重!”每到孩子们的用餐时间,在“家长健康学院”的微信群里,家长们都会收到工作人员发来的“美食大片”。种类多样,菜色也精美,令人垂涎。
那么,根据前期的检测结果,在集训期间,小营员们的膳食计划是怎么制定的呢?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的营养师们承包了这个任务。
临床营养科潘长鹭介绍,在制定膳食计划时,有一个总体的原则:分餐制,多吃菜(菜不限量),主食定量,每天都要摄入优质蛋白质。而每餐的分量,则是根据每位小营员身高、体重、年龄等条件,计算出要达到减重目标每天需要的热量来确定的。“三餐中,早餐最丰盛,午餐次之,晚餐吃得最少。这是根据一天中各个时段能量消耗的比例来安排的。”
当然,针对每个孩子的特殊情况,营养师们还有“个性化定制”的特别安排,“每个人吃的都是‘小灶儿’。”根据各项检测结果,有的孩子经检查已经患有脂肪肝了,那么就为他特别安排低胆固醇的饮食。有的孩子尿酸偏高,就要回避掉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把平蘑炒秋葵,换成木耳炒秋葵;把水煮虾换成炖牛肉和鸡胸肉,并尽量焯水后再烹调。”
“小胖墩儿一般都有个共同特点——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受损。很多孩子都出现了早期糖尿病的预警信号——‘黑脖子’,即黑棘皮症。虽然大多数还没到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但如果不从饮食上开始调整、控制,以后必然会往坏的方向发展。”为此,夏令营安排孩子们“少吃多餐”,每天三次正餐、三次加餐,这样既不至于让孩子们餐后血糖波动过大,也不容易发生运动过后低血糖的情况。
膳食的调整贵在坚持,9天的集训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每位营养师都肩负着健康跟踪管理的任务。“夏令营结束后,我们将进行3个月的跟踪管理,孩子们每个月到医院进行一次复诊检查和膳食调查。家长们在微信群里上传孩子每餐的膳食情况,营养师一对一督促他们坚持分餐制,根据复诊情况为他们调整饮食热卡。”
跟踪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把训练营里形成的健康膳食习惯,坚持下去,防止肥胖反弹。
呼吁
儿童肥胖不是小事儿
近日,国家卫健委就学生暑期健康有关情况召开发布会。会上提到,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近20%,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肥胖率超过10%。
肥胖率日益增长,孩子肥胖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家长们应有的重视。“每20个来看临床营养科的孩子里,也就一两个来看肥胖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不爱吃饭而来看病。”闫洁说,许多家长不认为肥胖是病或需要专业治疗,“许多小胖墩儿到医院来检查,发现没有严重问题就不会再来复诊了。”本次的科学减重夏令营本计划招募30个小营员,最终只有23人参加。
闫洁呼吁家长重视“小胖墩儿”现象。她表示,儿童肥胖不是小事儿,伴随而来的是糖尿病、脂肪肝、生长发育异常、体态异常及动作迟缓、心理及认知行为改变等危害。“肥胖症患者体重若减轻5%到15%或更多,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肌功能、炎症指标,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闫洁说。
营养治疗是肥胖儿童青少年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但许多家长不能把握好科学饮食管理的“度”,盲目节食。减重夏令营现场,一位家长拉住闫洁焦急地询问:“我觉得孩子胖可能是因为吃得太多了,尤其爱吃面条。是不是可以通过严格限制孩子吃面条来控制体重?”闫洁果断打消了这位家长的想法,“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饱哪儿行呢!”她给家长支招儿,在煮面时控制总量,多放蔬菜,加入蛋、肉,不要煮得太软烂。这样,既可以丰富营养摄入,又可以增加进食阻力,以达到控制总摄入量的目的。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在限制能量的同时还要保证正常生长发育。”闫洁说,建议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按照国家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占50%至60%,脂肪占20%至30%,蛋白质占15%至25%,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进行个体化调整。
“儿童减重管理周期更长,需要内分泌医师、营养医师、运动专家、心理医师等多学科团队,以及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参与。这也是我们4年来坚持举办科学减重夏令营的意义。”闫洁说。
(记者:孙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