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丨一座粮仓,一处古迹,一家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侵袭,总有那么一些地方因为预案周密、谋划在前、抢险及时、应对科学,在肆虐的洪水中岿然屹立,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震撼和感动,更有信心和力量。时下,各地正进入重建家园、砥砺再战的新阶段,河南日报客户端推出一组特别报道,实地探访,还原现场,总结经验,提振全省人民打赢两场硬仗的高昂士气。

一座粮仓兴隆粮库:守好“保命粮”

“郑州防汛部门通知,19日可能还有暴雨,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近30年,每次提起暴雨,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王伟格外敏感。

8月16日,在郑州市三环内西北角的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王伟正指挥工作人员进行防汛演练:一组搬运沙袋到指定位置,另一组负责启动3台抽水泵,大门口量身定制的挡雨板也“严阵以待”。

站在库区大门口,记者明显感到,该库区地势比四周低了约六七十厘米,对面建筑工地9米深的大基坑被围栏围起,正在紧张施工,门前新修的道路尚未与市政管网接通,排水存在隐患。

“当时库区院内积水没过膝盖,经过近三天的努力,积水才排完。由于粮食仓密封严实,仓内没有渗水,粮食完好无损。”对于上个月的特大暴雨,王伟仍心有余悸,“每年汛期我们都要开展3—5轮防汛演练,全员上阵,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正是这种预警预演的良性机制,使得粮库有惊无险。”

从最初周边一片麦田到如今身处高楼林立的市区,这座建于1984年的粮库经历了城市的大发展,经受住了极端天气的考验,稳稳地守护着百姓“保命粮”。

王伟见证了粮库的变迁,“上世纪90年代,入库的粮食都是用麻袋装好的,一袋净重90公斤,每个粮垛叠起来足有21层,工作耗时又不安全,如今,散装粮的储存容量大,操作方便。”

变的不止于此。该库区东南方向约50公里外的郑州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港区库,占地227亩,16幢高大平房仓整齐排列。新一代护粮人裴颖璘正在智能化大厅查看粮情,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护粮库“智慧大脑”的日常运行。

“这是今年6月份刚轮换的新麦,目前仓内温度25℃,在安全范围内。”裴颖璘说,粮温是判断粮食储存的晴雨表,2号仓内的416个测温点、45个害虫诱捕器通过计算机传输实时数据,温湿度、粮堆气体浓度等基本粮情便显示在大屏幕上。

“通风是降温降湿的关键。上个月暴雨过后,我们利用智能通风系统,仓内的温湿度迅速降了下来。”裴颖璘轻点鼠标,2号仓的窗户缓缓打开。之前,通过旋转摇把开一个窗户需要2分钟,如今,点点鼠标,1分钟内就能把整个库区的窗户全部打开。

紧接着,大屏幕的画面切换到7号粮仓,一层薄薄的塑料膜平铺在小麦上,使得整个粮堆处于一个密闭空间。裴颖璘说,粮食储存最重要的是防治害虫,抑制微生物。这里正在进行智能气调,从空气中提炼氮气充入塑料薄膜内,当氮气浓度达98%以上低氧环境时,粮食呼吸减弱,害虫被憋死,实现储粮的绿色无污染。

在库容达12万吨的港区库,20人就能完成粮食的日常管理。据统计,通过智慧储粮手段,人力成本降低40%,能耗成本降低30%,粮食合格率达到100%。

“30多年来,粮库的基础设施和储粮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保粮食的绿色、保鲜、营养,努力满足人们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王伟说,在实现安全储粮到追求绿色储粮的路上,粮库始终发挥着粮食安全“压舱石”、服务调控“主力军”、市场调节“稳定器”的作用。(记者 郎志慧 刘晓阳)

一处古迹郑州商城城墙:站稳了

“想要触摸3600多年前郑州商城的历史,城墙遗址是最好的选择。在这里走走,感受大不一样。”

8月1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王羿举起相机,又一次把镜头对准郑州商城城墙遗址。从事文物工作这么多年,他已经记不清拍了多少次了,只知道自己手头留下的城墙照片就有上万张。

“7·20”大暴雨,城南路东段城墙遗址覆土坍塌,让王羿揪心。这段时间,他往这里跑得更勤了。

跟随王羿的镜头,记者站在郑州市紫荆山路与城南路交叉口观望,城墙向东西两侧逶迤延伸,原本绿意葱茏的城墙立面,覆土塌陷裸露的地带像是绿毯上的疤痕。城墙外围是条石砌筑的1.5米高的挡土墙,每块条石重达一吨半。“暴雨冲垮城墙时,这片挡土墙也被冲出了十几米长的缺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文物科科长郑晓旭说。

沿着城南路东行,被冲到路面的上百块条石已经用吊车全部复位。但从墙缝之间掺杂的泥土、被冲出地表的地下排水管道、相邻路面上被条石砸出的裂痕,仍依稀可见当时的印迹。

城墙下,清淤工作已进入尾声,左一堆右一堆叠放着的白色清理袋里,都满满当当装着城墙上掉落的泥土,有1吨重。郑晓旭说:“经过长年的堆积,城墙覆土和城墙本体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这些土要全部回收。然后一层层地把覆土归位夯实,每一层之间再用土工格栅加固,确保城墙抗风险能力提升。”

城南路南侧,一些商铺在营业。提及城墙的受损,一位经营古玩字画店铺的大姐说:“看着城墙塌下来一片,怪心疼的。”生于斯长于斯,城墙不仅是他们的荣耀,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登栈道上城墙,几棵上年龄的核桃树果实累累,裸露的土层开始萌出一片新绿……一同前来的郑州市文物局遗产处处长张贺君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我们密切跟踪观察遗址情况,及时排查次生灾害隐患。”他指着地面一层厚厚的防水塑料布说,像这些有裂缝的地方,就得做好全方位防护,绝不能再淋雨。

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的郑州商城,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商王朝的第一个都城——亳都。其周长近7公里的城墙,是所有商代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是郑州商城作为古代城池遗址的最有力证据,更是让郑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国“八大古都”的核心支撑。

土遗址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尤为害怕大暴雨的侵袭,一旦垮塌,损失无可挽回。暴雨未停,郑州市文物局就组织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省古建院等单位专家到现场查看城墙受损情况,研究抢险方案,立即启动了抢险加固工作。

“所幸的是,此前对城墙进行了加固修缮和覆土保护展示,滑坡区域只是保护性覆土坍塌以及保护设施受损,原城墙文物本体安好,经受住了此次特大暴雨的考验。”张贺君说,8月底完成城墙抢险后,文物部门将履行程序全面启动受损城墙修复工程。

站在城墙上眺望:墙外,城南路基本恢复了往日的车水马龙;墙内,郑州商都国家遗址考古公园林木葱葱。王羿不停地按下快门,感慨万分:“这是郑州商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载体。城墙保住了,延续几千年的文脉也保住了。”

连接历史,通向未来。拥有3600多年历史的郑州商城城墙遗址,历经风雨,又一次稳稳站定。(记者 陈茁 温小娟)

一家企业中铁装备:加班加点赶工

8月18日上午,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盾构总装车间里,应用于郑州地铁项目的“中铁1070号”盾构已组装完毕,正在进行优化升级。“预计8月21日可以出厂。”生产管理部部长张喜朋说,“因为‘7·20’大暴雨,工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工,可以按原计划交付给项目方。”

车间内,只见各个生产环节有条不紊,厂房内干净整洁,丝毫看不出曾经遭遇洪水的痕迹。“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对防汛都有安排,准备了应急沙袋、救生衣等。”张喜朋回忆说,7月20日下午,雨越下越大,当时配电室已经进水,几个领导紧急在车间碰了个头,果断决策先把高压电断了。“我们用的是1万伏电压的高压电,一旦发生事故就是重大事故,断了电等于从源头消除了事故隐患。”他解释说。

“当时车间水并不深,也就刚没过鞋面。”奥地利水电项目经理阳湘均当时正在车间通过视频直播请业主方验收设备,“水从北边漫过来,但因为入口处有沙袋防水墙,车间里在建设时就设计有下水道排水口,所以涌入的水没有积存太多。”

电气车间工人吕双胜那天和工友们整整忙了一个通宵。“下午断电后大家都去库房抢险了,好多配件需要搬到高处,傍晚吃了点食堂送来的水饺接着干,排水、检修设备……干了一夜。”他说,到7月21日下午4点多,车间积水排完,高压电恢复供电,中铁装备的各项生产工作快速恢复。

据了解,下半年,中铁装备在产新机订单有60余台,其中重难点、海外项目盾构订单占比超过50%,呈现出常规盾构订单数量下降,大直径和海外盾构订单数量上升的态势。“这说明我们在高端设备技术及制造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市场认可。”中铁装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华说。

事实上,在国内外,应用于各个项目的盾构正以其优异表现验证着这个结论,展现出“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

——8月4日,洛阳市“引故入新”工程工地,“中铁636号”掘进突破1万米,标志着我国最长盾构区间引水隧洞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

——8月12日,波兰希维诺乌伊希切隧道工地,我国出口欧洲最大直径盾构“中铁797号”掘进突破1000米,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8月13日,法国巴黎地铁16号线工地,“中铁777号”顺利完成该线路第一区间掘进,以高性能、高可靠性成功完成首秀。

目前,在郑州基地,应用于多哈项目的“中铁1092号”8月20日即将进场组装;应用于韩国仁川项目的“中铁1006号”将于8月25日进场组装;此外还有应用于韩国新青州项目的“中铁1128号”、应用于以色列项目的“中铁1109号”“中铁1110号”等也将陆续进场组装。“这些设备都在顺利生产中,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没有问题。”赵华充满信心地说。(记者 杨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