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莱阳,春光正好。在莱阳梨核心产区的照旺庄镇,一眼望不尽的上万亩梨园,如雪的梨花绽满枝头,让这片梨海泛起蓬勃生机。照旺庄镇芦儿港村村民王庆华一大早就来到自家梨园里给梨树授粉。“专家经常会来梨园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我管理果园的水平大幅提高。”看着满树的梨花,王庆华欣喜地告诉记者。

王庆华所念叨的专家,来自莱阳梨产业振兴专家工作站。这个工作站就建在照旺庄镇,是由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林建材带队的十几名专家组成的。“如今国内整个果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不留余地地追求产量忽略品质,只会走进死胡同。”4月16日上午,专家工作站里正在举行一场农技交流会,烟台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体系建设科科长李文武的话,引起了在座梨农们的共鸣。

同一时间,在位于该市万第镇小院村村南的洞藏酒窖中,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品酒会,莱阳裕润酒业董事长赵焕志端着酒杯给游客们介绍着自家的产品:“这是莱阳梨烧,一种用莱阳梨酿造的酒,我们有自己的示范梨园,去年酿酒用了2000吨。”作为多年来致力于莱阳梨产业拓展的企业家,赵焕志始终认为,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只卖梨,一斤不过两三元,通过精深加工,收入至少翻几倍。围绕‘梨’字做好服务旅游业,收入更加打着滚往上翻。”赵焕志说。

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省第一个水果证明商标”等一系列荣誉,让莱阳梨小有名气。然而,在一些专家眼中,莱阳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它的名气并不相符。“莱阳梨的种植模式比较松散,过去梨农们各干各的,只能跟着市场随波逐流。”莱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宫玉东直言,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上,“莱阳梨”品牌价值虽然有所增长,但相比库尔勒香梨、蒲城酥梨等梨类果品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裂变式增长还存在差距,擦亮莱阳梨这块金字招牌,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对此,在莱阳,自上而下的规划布局与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并驾齐驱,各方力量汇聚,交织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莱阳梨”品牌复兴行动。

“到2025年,全市莱阳梨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完成2万亩老劣梨园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莱阳梨精深加工能力,力争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这是莱阳梨产业今后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莱阳市积极开展老梨树保护与复壮工作,制订“抢救管护、更新复壮、合理负载、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改良品种、提升品质”28字改造提升方案。截至2021年年底,已完成老劣梨园改造4300亩,完成任务的107.5%。

莱阳市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形式,全面整合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推动标准化莱阳梨园建设,仅2021年就新发展标准园2000多亩。为强化科技支撑,莱阳市政府还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烟台圣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山东省农科院(莱阳)梨产业技术研究院,专门研究莱阳梨品牌提升与品牌战略、莱阳梨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推广等,成功研发莱阳梨膏、莱阳梨膏棒棒糖、莱阳梨原浆等深加工产品。与此同时,做大做强莱阳梨文化产业,逐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农旅一体化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