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荡秋千、小朋友蹦床、青年正健身,午休时间,人们蜂拥而至,排队等着坐陀螺椅……11月1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苹果社区东北角“井点”小微空间,北京商报记者看见了如此热闹的景象。然而仅在一年前,这里还一度被称作“对所有人都不友好的场地”,人迹寥寥。
一切还要从朝阳区小微空间改造计划说起。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副局长倪崇侠介绍,2019年11月起,北京市规自委朝阳分局联合相关主办方共同发起了“微空间·向阳而生”项目,从朝阳区21个街乡的50个报名项目中,最终选拔出太阳宫、双井、小关、南磨房、常营5个街乡落地实施,创新探索以“社会力量出资、责任规划师出智、各级政府部门出力、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
发现痛点,才能有的放矢。朝阳区双井街道责任规划师团队观察到,“井点”原为街角单调、低效的公共健身空间,距离地面有80厘米落差,却没有台阶,还缺少无障碍过道,老年人活动很不方便;与此同时,苹果社区年轻化率又很高,场地却没有配备针对年轻群体的设施;此外,场地还未配备座椅,工人、外卖小哥只能蹲在马路边休息。
此次改造便相当重视社区居民的群策群力。在归纳、总结了各年龄段居民需求之后,责任规划师和设计师提取出最终方案,深化实施。而在后期落地过程中,小到绿化空间该种哪些植物,大到给场地取名“井点”,也都听取了社区居民的意见。
“共建、共治、共享”以外,责任规划师茅明睿还自豪地形容“井点”是一次“新基建”尝试。据他介绍,“井点”空间内安置了传感器,用来收集二氧化碳、PM2.5、噪音、异味等环境数据,以便形成对场地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同时在“井点”空间中所有能被感知的节点上,都安装了蓝牙感知触点,足以记录每天秋千荡了多少次、蹦床弹了多少次、陀螺椅转了多少圈等使用数据,还能总结出居民的使用规律。
除此之外,“井点”改造还全程采用大数据循证参与式设计方法。在前期进行空间调研和场地观测,充分获取场地使用证据和线索;在初版方案形成之后,进行空间行为模型的构建,对改造后的绩效进行预判,进行不同方案的优劣势比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案深化和优化;而在空间建成之后,利用构建的使用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场地改造情况进行评估。
监测结果显示,改造后日人流到访量增加50%,且过去56%到访人流仅是路过,现在85%到访人流是以“井点”为目的地,停留性活动相应增加100%。社会交往方面,到访年轻人80%会聊天,平均每人聊天时长为13分钟,小朋友还达到了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