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一批勇敢的中国匠人,他们深耕基层,坚守传统,传承手艺,开拓创新;他们执着攻坚克难,双手勤劳致富,他们也用不懈的奋斗铸就了“工匠精神”全新内核。

2020年,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走访全国20个了不起的小镇。在那里,有享誉全球的特色产业;在那里,有你所不知道的独门手艺;在那里,还有你所难以想象的坚守与付出。在这20个了不起的小镇中,我们也实地感受到了那了不起的“工匠精神”。

勤劳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精通的手艺技术或千差万别,拥有的天赋资历或各有不同,但工匠的成长从来就不存在任何捷径,而“勤劳”则是一名工匠成长的必由之路。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来自贵州农村的林明飞已经做了将近10年的钢琴调音师。给一台钢琴调音,需要一次拨音、四次粗调、一次精调。这需要耐心的侧耳倾听,需要科学的仪器助力,更需要时刻的专注。有时,林明飞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调音很枯燥,但是只要和音乐在一起,你会找到其中的乐趣。”如果说音乐改变了林明飞的职业发展,那么勤劳则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019年,林明飞和同事们带着“洛舍工艺”来到全国政协礼堂,凭借精湛的技艺,他们共同修复了一台上世纪50年代,时任总理周恩来用外汇买的“老钢琴”。

正如林明飞所说,“勤劳”常常与“枯燥”甚至是“辛苦”联系在一起的。在千篇一律中始终保持兢兢业业,工匠精神的锤炼没有冗杂的条件,却也并非是常人能做到的易事。

“有时候师傅为了磨练你的心智,让你一个礼拜只做磨刀这一件事。从早到晚,从周一到周日,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磨刀。”

李积回来自“中国刀剪之都”阳江。他的父亲是有着“中国刀王”美誉的李良辉。但这似乎并没有为他带来任何光环和便利,从基层做起,从学徒做起。做了30多年五金刀剪的李积回,如今已是“中国第一刀”十八子集团的掌门人,但回首那漫长奋斗岁月,李积回依然有着“苦尽甘来”之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屯头村,藁城宫灯传承人白会平,家庭三代做灯的他,16岁开始从事宫灯制作。而他本人也是当地最为著名的手工艺人之一。1997年,他亲手制作的大红灯笼在香港回归时挂上了天安门和国家博物馆。

盛名之下,他依旧坚持用自己的双手为千家万户带去那一盏盏精美的藁城宫灯。这个蕴含着独特中国文化的小灯,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近60道工序。选材、雕刻、打磨、画图……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周而复始。工艺复杂的宫灯在白会平的手中始终能够绽放出别样的风采。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但是传统的手艺不能丢,传统的勤劳致富的精神不能丢。”

专注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产业迭代机遇遍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华夏大地旧貌换新颜,伴随而来的有转瞬即逝的发展契机,也有持续不断的利益诱惑。“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金融科技”,当一众全新的名词“乱花渐欲迷人眼”,工匠们却执着地扎根在“灯火阑珊处”。

“父亲创业到现在,三十余年间,我们只做了罐头这一件事情。中间有很多机会我们可以转行,但是他没有选择别的,只是坚持做了这一个事情。”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这个人口8万人的小镇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果蔬罐头。康发食品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疫情期间,他们的罐头远销海外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成绩的背后是总经理刘鹏的父亲刘新才30多年的坚守。刘鹏说,父亲时常教诲,唯有持之以恒,即使是小小的罐头,匠人们也能做出大大的成就。“有罐头的地方,就有地方镇的罐头”,正是对“冷门”行业的执着热情,才让这句口号格外嘹亮。

雄关漫道真如铁。专注和坚守,这是小镇工匠们“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底气所在。

无独有偶,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批“海归”,厉力众和小家电的结缘,可谓“误入产业中,一去二十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因为“英语好”他加入了月立电器,如今,开发“中国制造”的小家电成为了他毕生的事业。

深耕家电产业,厉力众享受着奋斗带来的快乐和荣誉,这个“初代海归”不仅做出了让飞利浦、松下都服气的“中国制造”,也把月立电器建设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电吹风基地。

对产业的坚守需要岁月的锤炼,但年龄却未必是专注的唯一要素。在广东肇庆,端砚非遗传人程振良已然荣誉等身: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程振良还是端砚界首批三位拔尖人才之一,取得这一系列荣誉时,程振良年仅36岁。

没有走进城市的钢筋水泥,程振良选择端砚的故乡扎根。从业至今,他将人生最芳华的年代托付给了端砚。采石、维料、设计、雕刻、打磨、上蜡、配盒,从一块石到一方砚,“毕其功于一砚”程振良说,未来他仍将继续坚守这一门传统的手艺。

传承

“我们现在几乎招不到(年轻人),他们没什么人愿意入这一行。”

在东莞大朗,秦淑君被当地人成为“可能是最懂一体机成型技术的横机技术人才”。然而,即便是商业配套齐全,匠人齐聚的“中国羊毛衫名镇”,“传承”始终是困扰着工匠们的一道难题。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这个有着“东方的克雷蒙娜”之称的“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当地的凤灵集团,小提琴年产量可达30万把,占全球总量的30%。凤灵集团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提琴生产厂,在全球同样高居第一。

当口碑、产能、渠道等问题早已不再困扰这个全球化的小镇,“传承”已然成了凤灵集团的首席制琴师徐小峰等传统工匠的焦虑所在。

“成绩只是当下的,如果要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我们需要带出更多的优秀工匠。”

让年轻人爱上传统工艺,让年轻人参与到产品创新,让年轻人真正融入小镇经济,徐小峰的喊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当代传承工匠精神的必然和必要。

而在不少小镇,工匠们也正在着力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注入更多年轻的血液中。

而结合现代技术的创新,正是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最佳载体。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这座文化古城、疗养名城,凭借着新兴电商的力量,让“中国泳装名城”成功完成了“二次腾飞”。当地,年届知天命的刘雪艳,几乎做了一辈子的泳衣。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泳衣制作的行业,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当地的泳装行业也更为前卫和活跃。

“在古镇,创新深入每个匠人的骨髓。”在“中国灯饰之都”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松伟照明董事长谢伟认为,在当代,新科技新技术日新月异,而基于此的创新正是工匠精神最好的传承与延续。

“创新的路并不好走,因为原创的产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代价,但是也是正因为走这条路,让一代又一代的古镇人对灯有了更深的理解。”谢伟说,锐意创新、执著进取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从传统工匠精神所汲取的重要养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而在我们走访的20个了不起的小镇中,没有资本空转的虚浮,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腐朽。有的正是实业兴邦的勇气,还有那颗坚守实体经济的初心。正是这样朴实而又接地气的产业环境,也为工匠精神的孕育提供了最为肥沃的土壤。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相信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和努力下,工匠精神将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大的能量,激励并引领更多的踏实前行、坚守付出,勇于创新的劳动者,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

我们也相信,这些基层的工匠精神也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新的不凡,创造新的辉煌。

小镇精彩内容回顾,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跳转阅读

24万亩竹林撑起“中国竹器之乡”,这个湘北边陲小镇了不起!

湘中小城二十年“火”遍全球,震撼全球的邵东打火机了不起!

爱拼才会赢!福建这个“中国伞都”小镇年产晴雨伞量占全球四分之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