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3日,中国女足在东京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次回合中鏖战120分钟,以总比分4比3力压韩国队,“冲奥”成功。赛后,不少专业人士认为,“铿锵玫瑰”赢在了体能上。
130余日的训练,每日跑动距离都在万米以上,扎实的体能储备为姑娘们奠定了“冲也能冲垮你”的底气。同为亚洲球队,中国球员何以在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中保证身体健康和上佳的竞技状态?在球队营养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曹建民教授看来,秘诀其实很简单——吃。
“能量的核心要靠饮食,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运动员吃得合理。”曹建民1984年从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体大,热爱体育的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频繁跟队,为各项目运动员提供膳食营养保障,定菜谱是他的“拿手绝活”。
“足球是一个相对长时间的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良好的糖储备,所以在主食方面以面食为主。但在烹饪中应尽量避免高油脂、高热量的摄入,既要营养合理又要保证口感。所以我们用鸡肉、骨头煮的高汤来做面条,姑娘们很爱吃。”
“蛋白质的摄入则主要以鱼、牛、羊肉为主,但要避免油炸,比如鱼类多以清蒸或其他少油的方式来做。猪肉吃得很少,主要是瘦肉排骨。”
“另外还有蔬菜,通常是中式拌菜或西式沙拉,或者开水短时间焯制,尽量避免中餐的传统爆炒。这样做,一方面能够避免高温烹调破坏维生素,另一方面避免炒菜带来大量油脂,造成热量摄入过多,体脂增加。”
一个个看似寻常的“小秘方”,却是女足体能储备的关键。而令曹建民印象最深的,是姑娘们的高度自律。“其实她们和普通女孩子一样,大多爱吃巧克力、蛋糕这些高脂零食,有的也爱吃油炸食品。但集训期间我们是不能提供的。”曹建民说,姑娘们自知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全都能管住嘴,绝不任性妄为。队员们这股子劲儿令曹建民十分感慨,“所以主场0比2落后时,我们整个团队都认为一定能追回来,一方面因为我们有这个体能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们的这种精神。”
如今比赛告一段落,曹建民会适当给队员安排一些点心、油炸食品解解馋。但他发现,姑娘们已经养成了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太爱吃那些食物了。
作为国内运动营养领域的“大拿”,曹建民在为运动队做后勤保障时一向亲力亲为。女足奥运附加赛首回合客场作战时,年近六旬的他与随队厨师一起下厨,择菜、洗菜样样干。
除了女足,曹建民还负责田径、艺术体操、赛艇皮划艇、越野滑雪等多支“国字号”的科研工作。他说,“无论跟哪个队,明星队伍还是冷门项目,保证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地训练,以最佳状态上场,这就是我的任务。”(王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