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又出现5位革命先烈的“身影”。
出生于1901年的邓恩铭是其中之一。1921年,还是中学生的他来到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如今,通过“时光之镜”,他再次“回到”这个革命火种点燃的地方。
4月30日至5月4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知乎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参与的“穿越百年,叩问初心——‘时光之镜’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在上海渔阳里广场举行。活动邀请5位青年演员饰演5位先烈,通过“时光之镜”体验亭,与当今的观众“对话”。
和邓恩铭一起被“请回来”的,还有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的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性创始人向警予;陈独秀之子、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延年。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也“回来”了,他曾经把《国际歌》带回中国传唱,也唱着这首歌走上刑场。还有方志敏,那个在昏暗牢狱中展望“可爱的中国”的红军将领。
100年前,上海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孕育之地。老渔阳里2号曾是《新青年》编辑部和陈独秀寓所,新渔阳里6号是培养党的干部的外国语学社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连接新、老渔阳里的小道上,曾有许多共产主义先驱穿梭,这条小道也被称为“共产主义小道”。100年后,“时光之镜”体验亭就摆放在渔阳里广场。如今,这里是上海熙熙攘攘的潮流之地。“时光之镜”让相距100年的两代年轻人相逢。
相差100岁的年轻人在这里“相遇”
5个红色体验亭,吸引着闹市中的来往行人。
“我是陈延年,你可能没有听说过我。我有一个有名的爸爸,他叫陈独秀。还有一件事情,你也不一定知道。96年前,我亲手给一个中学生戴上了红领巾,那是中国的第一条红领巾。”在体验亭里,上海七色花小学三年级学生顾凯淇听到这句话时,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胸前的红领巾。
通过“时光之镜”设定的程序,这名小学生高高举起手,与“陈延年”隔空击掌,约定“相会在中华复兴时”。
“当年革命先烈用热血保家卫国,现在我们更要好好学习,记住和先烈的约定!”顾凯淇说。
上海市航头学校3名初二男生结伴走进体验亭,肩并肩站成一排,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只在历史书上见过的“瞿秋白”,“就像站在书桌前一样亲切”。
这些学生在做历史作业时学会了《国际歌》。体验后,他们说,很想问一问瞿秋白,“(假如)看到新中国成立,你一定会很高兴吧?”
一位84岁的老党员听完向警予的故事,含泪从体验亭中走出,“我有50多年的党龄了,我想告诉这些先烈,现在的生活好了,他们没有白白牺牲。”
上海市黄浦区的一队消防官兵,在执行任务后,井然有序地列队,来到渔阳里广场与百年前的革命先辈“对话”。一位从革命老区延安来上海游玩的00后特意来打卡。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一位从厦门到上海出差的年轻人拍完照说:“这张照片我会好好留存,这是我来上海的珍贵回忆。”一位长沙游客体验后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是我们不能遗忘的英雄。”
活动志愿者王雨羲注意到,虽然这几天上海气温很高,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走进亭子去体验。
“五一”假期期间,渔阳里广场人潮涌动,夜晚更是年轻人的世界,旁边的商场汇聚了众多潮牌。在这里,“时光之镜”也亮了。百年前走在时代前列的潮流青年,召唤着百年后的潮流青年前去诉说怀念、拥抱理想。一对戴着时髦项链的情侣,在听完邓恩铭的故事后,熟练地摆起耍酷的姿势,和穿着中山装的“邓恩铭”合影。
在网上,一位受到感染的用户给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留言说:“我们在历史书上匆匆翻过的一页,就是他们的一生。”
这样的体验很特别
渔阳里是青春洋溢的,无论是100年前,还是今天。5月2日,在渔阳里广场,一群年轻人表演了一场话剧,讲述的是解放上海时4位青年在南京路上升起红旗的故事。
这部话剧由上海市黄浦区政法青年红色宣讲团的青年干警自编自导。和他们一起在渔阳里广场向市民宣讲党史的,还有中共一大纪念馆团支部、复旦大学马克思学院望道班、上海社科院尚社博讲团等10组青年。这些青年陆续走进了“时光之镜”体验亭。
一位宣讲团成员与“向警予”进行了互动。他觉得向警予真实地站在自己眼前。以这样的方式和革命先辈“见面”,他觉得很开心。“作为宣讲团的一员,我也希望把党史故事讲得更生动,这样的对话方式让参与者有了特殊的体验。”
上海社科院研究生廖宝志是党史宣讲团的一员。在语文课本中,他读过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每次读起那句‘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都能产生共鸣,我能理解方志敏对祖国的这种深沉的爱。”“时光之镜”让他重温了这种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业务部员工柏乐有个特殊的任务——“打卡”上海的红色印记,并录制视频,向公司里的年轻人介绍。
在渔阳里录制完打卡视频后,柏乐来到“时光之镜”体验亭门口排队。他让同伴举起设备,开始了介绍:“在渔阳里广场上,还有一个特殊的装置,叫‘时光之镜’,通过它可以和100年前的革命先辈们对话互动,推荐大家来打卡体验。”柏乐说,这样的体验很特别,非常适合年轻人学习党史,非常值得推荐。
一位三年级小学生领着妹妹走进了体验亭。他说,自己一直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知道陈延年、方志敏,这次,他的知识库里又多了一个革命先辈。他向往长大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就能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他的母亲则说:“用几分钟让孩子知道一个革命先辈的故事,时间不长而且很有价值。这样的互动方式也更有趣、更吸引人,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牢记初心。”
你的家乡很好,我们的国家很好
在“时光之镜”,“方志敏”对今天的年轻人提了一个问题:“大约100年前,我到上海找工作。在法租界公园,我看到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准入园’的牌子,感到奇耻大辱……请你告诉我,‘华人与狗不准入园’的牌子还在吗?我们的祖国母亲,已经能够和世界各位母亲平等相处了吗?”
90后化妆师沫沫(化名)想告诉方志敏:“如今的中国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中国,不卑不亢。”她还想告诉先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中国快速反应,举国上下全力抗疫。我们迅速调集资源驰援武汉,快速控制疫情蔓延。国家还快速研发疫苗,并积极推广为百姓免费接种。”她说,“现在,我们中国的经济逐步复苏,节假日我们还能出来自由地旅行,这都是我们国家强大的表现。”
一名大四学生希望告诉方志敏,他笔下“可爱的中国”如今愈发可爱。“全国同胞团结一致齐心抗击疫情的时候、国家为贫困学生提供上学机会的时候、许多扶贫干部在基层帮助百姓过上好生活的时候,这些都是中国的可爱之处。”
《中国青年报》与知乎共同发起网上问答,“在哪些瞬间,你觉得中国很可爱”“百年来,哪些歌曲让你听了以后感到热血沸腾”等问题登上了知乎热榜,收到了众多回答。知乎“时光之镜”专题浏览量已近4亿次。
一位在校大学生在答案中介绍了自己和家人求学的经历,并感慨,“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国家助学政策,是自己觉得中国的一个可爱之处。
100多年前,方志敏曾辍学回家务农,邓恩铭也差点因为贫困而辍学,后来在亲戚的接济下,不远千里到山东读书。今天,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凭借努力改变了命运。
廖宝志也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学生,从赣南来到上海读研。他说,自己和老乡方志敏做了“约定”,毕业后会回到赣南,像方志敏当年从上海回到江西发展根据地一样,把青春留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他还想告诉带着殷切眼神询问家乡现况的“邓恩铭”——包括邓恩铭的家乡贵州省荔波县在内,8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已经摘帽,中国历史性地完成了近1亿人口的脱贫,“贵州山区不再是贫困的代名词,他们大力发展旅游业,经济越来越好。”
“时光之镜”线上互动中,邓恩铭的荔波乡亲们这样留言:“恩铭,家乡因为有你们变得更好了。”“现下2021年,你的家乡很好,我们的国家很好,感谢你们!”
“感谢”两个字,是走出“时光之镜”后,很多体验者最想说的话。柏乐对记者说,他想为今天的生活向先辈道一声谢,“请他们放心,祖国的未来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