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青州市东夏镇祝家村的弥香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专业合作社内,张杰、李秋丽夫妻俩正根据客户的订单,将鸡蛋和甜瓜装箱,忙得不亦乐乎。夫妻俩利用智能化散养笨鸡,发酵的鸡粪供自家甜瓜大棚使用,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走出一条互利共赢齐致富、团结齐心奔小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鸡群白天在树林里活动,晚上在自动控温的鸡舍里栖息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州市东夏镇祝家村内的弥香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专业合作社。刚进门,就听到远处传来“咯咯”的鸡叫声。

在种植了白蜡、猕猴桃、无花果苗木的园子里,数千只黑色、黄色的散养鸡,自由自在地在树下跑来跑去,觅食藏在草中的小虫子。35岁的“鸡爸爸”张杰拿着野菜叶子一出现,鸡群立刻围聚上前争抢。“我经常给它们添些菜叶子、小虫子,这是它们的‘点心’,可喜欢吃了。”张杰养殖的五黑鸡、贵妃鸡、黑凤鸡等都是优良品种,只有吃得好住得好,才能产出品质好的鸡蛋。

合作社采用智能化散养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信息化管理。走进与鸡群“运动场”相邻的鸡舍,这里面自动控温,气味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闻。“鸡舍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左右,温度高了,水泵、水帘自动喷水降温,5000余只母鸡在这里可舒服了。”张杰一边说一边打开自动喂料按钮,由磨碎的玉米粒、发酵辣椒粕等非转基因饲料搅拌而成的喂料很快自动送入鸡舍内的每个料盆,母鸡们听到机器轰鸣声蜂拥而至,啄食着可口、营养的食物。

张杰说,自动饮水、自动喂料省去了人工喂养的繁琐。这种智能化散养模式,还杜绝了老鼠、黄鼠狼的入侵,他们采用的发酵床技术降低了舍内氨气味。白天母鸡在树林自由活动,夜晚在鸡舍内栖息,生活非常安逸。

弥河岸边种植三个瓜棚,发酵鸡粪作肥料全程不用化肥

“鸡妈妈”李秋丽和另外几名工人,提着柳条筐捡回了一筐筐鸡蛋。这些鸡蛋比普通的鸡蛋要小一些,有红皮的、绿皮的。“这些母鸡一天差不多能产蛋3000枚,有300斤,每天都供不应求,累也值得。”李秋丽说,他们散养的笨鸡活动量大、产蛋率低,产的鸡蛋蛋黄大、蛋清黏稠度高,口感劲道,蛋香浓郁,很受喜爱。他们不用到市场上销售,都是老客户提前一天预订,他们第二天配货。李秋丽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把一枚枚鸡蛋装箱,当日的订单已经突破300斤。

“客户多是青州市区的,我专门为老客户建了微信群,已经超过1100人。老客户购买也有优惠,买5斤赠1斤,买10斤赠2斤。”张杰说,鸡蛋有两个价,外观干净、好看的15元/斤,粘有鸡屎、稍脏点的10元/斤。他们的鸡蛋叫“张雅茹家小鲜蛋”,是用大女儿张雅茹的名字注册的品牌,很受欢迎。

除了养鸡,张杰家在村附近的弥河岸边还种了三个甜瓜大棚,有15亩地。甜瓜全程不使用任何化肥,用鸡舍内的发酵鸡粪作肥料,用沼渣、非转基因大豆当底肥。夫妻俩通过这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种植出的绿宝石甜瓜、羊角蜜,同样深受客户喜欢。“小女儿喜欢吃甜瓜,我们就用小女儿的名字张熙茹注册了‘熙茹鲜果园’品牌。”张杰说,他们种植的绿宝石甜瓜已经售完,现在只有羊角蜜,价格一直是5.9元/斤,每天同样有很多订单,“今天已经发了数十箱羊角蜜,都是老客户预订的”。

稀里糊涂走上创业路

张杰称,自己纯粹是稀里糊涂地开始养鸡,他的梦想原本是做西餐厅老板。张杰16岁就外出打工,在坊子区一家个体企业开了4年挖掘机,从学徒做到师傅,每个月收入六千余元。随着年龄增长,他觉得应该学一门更好的手艺,便通过朋友介绍,来到青岛一家西餐厅学做西餐。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他开始担任餐厅的西餐厨师、调酒师、咖啡师。后来,由于父亲坚持让他回家,他只能放弃在青岛的工作。

2007年,经人介绍,张杰认识了邻村的李秋丽,当时李秋丽正在青岛一家企业做车间日语翻译。相识当年,他们结婚了。

“我当年开挖掘机那家企业的老板娘一直养鸡,她得知我回到家乡后,就推荐我创业养鸡。”对方提供给张杰养鸡技术,还借给他5万元,加上妻子攒下的35万元,创业资金有了。

2009年,张杰和妻子承包了六七亩闲置土地,建设普通笼养鸡舍,建造高温蔬菜大棚。当年,他们养了2700只鸡,正赶上鸡蛋行情好,赚了十多万元,这让他们很开心。后来,他们主打养殖并扩大规模,养了3万只母鸡,但是近几年普通鸡蛋行情不是很好,经常亏损,不过他们一直没有放弃。

搞好事业不忘献爱心

2017年,为了让女儿吃上无公害鸡蛋,张杰曾散养了几只鸡。他突然想到,何不大规模散养这种笨鸡,同时用鸡舍内的鸡粪种植大棚甜瓜,这样可以“种养结合、生态循环”。

说干就干,夫妻俩通过流转土地超17亩,在村北开始用智能化散养模式养鸡,并分别为鸡蛋和甜瓜注册了商标品牌。2018年,他们成立了青州市弥香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专业合作社,效益不错,今年的收入得超过20万元。

现在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张杰、李秋丽表示,他们会继续通过土地流转增加笨鸡养殖和甜瓜种植面积。明年6月开始扩大规模,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采用高科技、生态环保的模式,带动更多村民走出一条互利共赢齐致富、团结齐心奔小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张杰在搞好养殖事业的同时,还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每年都捐款捐物2万元左右。他常年赞助义工团体,连续两年被青州青城义工评为“爱心单位”,还被评为“山东省乡村好青年”“潍坊市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奖”“潍坊市青年创新创业之星”“山东省五好家庭”等称号。

青州市东夏镇农业办公室主任陈琦对张杰的创业精神给予肯定。他说,这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非常好,经过十多年的技术、经验、学习积累,建立笨鸡散养基地,注册商标。年轻人干农业不易,能够坚持十多年更不容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