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被强制清盘的上市房企,来了!

本轮房企债务危机以来,恒大、融创、嘉世国际(阳光城)、花样年、佳源国际等上市房企先后被呈请“清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个被正式裁定清盘的上市房企,居然是它。

上市房企被“清盘”

5月2日,上市房企佳源国际传来坏消息。香港法院颁布“清盘令”,公司需清盘,以便偿还逾期的1450万美元(折合约1.13亿港元)债务。 

据《乐居财经》报道,对于突如其来的裁定,佳源国际方面也“一脸懵”。因为佳源国际此前的重组方案已经有80%的债权人“同意”,但没想到法院会直接判令“清盘”。

据悉,这笔债务去年到期后,佳源国际一直与债权人磋商,希望妥善解决。但是债权人希望尽快拿到钱,于是去年9月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

进入法院程序后,佳源国际方面多次申请清盘呈请聆讯延期。从今年3月1日,延期到3月6日,最后延期到5月2日。

然后5月2日直接裁定“清盘”。因为法官认为,公司没有“作出足够努力来证明不清盘是正当合理的”;另外,虽然80%的债权人同意重组,但是重组计划不具体,“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事已至此,佳源国际还有上诉或申请延期执行的机会。

但是,“清盘令”一经颁出,基本上很难扭转格局了。除非企业先把这笔钱还了。否则,清盘会进入实际执行阶段,临时清盘人会接管公司,处置资产,用于偿还债务。2023年第一家被强制清盘的上市房企,至此诞生。

“时间换空间”梦碎

佳源国际究竟有没有在躺平,甚至是摆烂?

佳源国际最早爆出流动性困难是去年3月份。当时,佳源国际发行的定融产品出现实质性违约,金额约5000万元。5月18日,佳源国际股价“闪崩”,跌幅超过41%,被迫紧急停牌。5月27日复牌后,股价再跌39%。

此后,佳源国际开始积极自救。

首先是计划甩卖45亿股佳源服务股权,当时谈的买家是金科。金科都自身不保了,很快这笔交易无疾而终。后面,佳源国际卖掉了盐城的在建商住综合体项目,回笼资金约8.79亿元。然后与中国信达合作,帮助佳源国际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流动性等。

此后,根据公开资料,佳源国际就没有太多“积极”出售资产的动作了。因为“积极”出售,意味着大幅度折价,意味着割肉。

去年8月26日,佳源国际管理层与投资人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佳源国际老板沈天晴动情地说“我面对大家,感到内心悲凉”。他还说,“希望跟投资人一起,用时间换空间”,“佳源会坚持对大家负责态度,做到不躺平”,“希望投资人给佳源机会”。

然而,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佳源国际期盼的“时间换空间”,迟迟等不来。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佳源国际的合同销售金额约12.89亿元,去年同期为45.2亿元,同比下降71.48%。

佳源国际先后3次延期清盘呈请聆讯,可能是希望借助楼市的回暖,实现正现金流,从而化解债务危机。

目前,佳源国际迟迟没有发布2022年年报数据。原因是“公司若干主要员工(特别是财务报告单位者)最近辞任”,以及子公司更换核数师。

佳源国际究竟有没有实力还款?

事实上,在佳源国际2020年度中期业绩会,沈天晴曾亲自透露,整个集团的地产板块,约六成的地产业务在他个人的公司名下。当时还承诺,“愿意将这些资产,未来逐步注入到上市公司”。

根据此前的一份资料显示,佳源集团旗下的申城集团、杭城集团、安徽集团、京城集团及文旅集团五个地产集团业务均未进入上市公司板块。

所以,沈天晴如果愿意救“佳源国际”,应该是有能力的。毕竟,还有很多资产,在他个人的控制之下。但是,面对深陷泥潭的上市公司,他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救助上市公司吗?

有股民在股吧分析指出,“沈老板权衡利弊,决定壮士断腕,扔掉佳源国际,保留佳源国内集团”,“清盘就是对沈的最佳选择”,但是股民就惨了,一分钱都拿不到。

据《风财讯》援引投行人士的观点认为,“非迫不得已法院很少下令清盘”,一旦颁布,即使破产公司可能只是房企的某个境外主体、或是规模有限的债权人,也无法忽视清盘与解散对公司品牌、信誉和境内项目健康开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危机延续

到了今年,很多“暴雷”房企希望的“时间换空间”的梦想,可能要碎掉了。因为这可能是个“伪命题”。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3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7589.5亿元,同比增长8.2%,是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增长。然而,房企之间分化严重加剧,有过或传出过债务危机的民营房企,销售额几乎悉数下滑。比如:

融创中国,同比下滑59%;

旭辉集团,同比下滑26%;

雅居乐,同比下滑20%;

新城控股,同比下滑30%;

世茂集团,同比下滑33%;

中南置地,同比下滑25%;

头部的保利、中海、华润、招商、绿城、龙湖、华发、建发等房企销售额大幅度增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但有过或传出过债务危机的民营房企的房子,就没人买了。那么,暴雷的房企发展到现在,似乎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债务违约→导致购房者担忧→导致销售不力→进一步导致还款困难,然后继续暴雷。

在这种格局之下,迟迟拿不到钱,又看到销售回暖的债权人,首先崩不住了。资本市场也很难淡定了。比如“新力控股”成为今年第一个被港交所退市的上市房企。比如A股“蓝光发展”可能是今年第一个被上交所摘牌的上市房企。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要防范房企债务危机演变为股市危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