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夕,部分南开大学毕业生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体质健康证书”。据报道,今年共有2262名通过体质测试的毕业生获得南开大学“体质健康证书”。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因此南开大学的做法一时引发舆论关注,不少网民点赞表示支持。有医疗专家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多数人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样动起来,青少年群体更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新闻之所以经常引发关注,其现实背景在于当下青少年体质的现状并不乐观。为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想方设法推动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但实施过程有时并不顺利。比如,有高校为督促学生锻炼,规定“体测不达标,不发毕业证”。部分学生对这类严格规定颇有微词。但其实体测的标准要求并不高,要达标并不需要学生具备多高的运动天赋或刻苦训练,一般只需坚持参加必要的体育运动就可达到。假如一个大学生基本不怎么进行体育锻炼,想要达标自然有困难。相比之下,南开大学的做法带来了一个重要启示:就提升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而言,正向激励法值得探索,有利于让学生积极自发地动起来,并在学校形成热爱锻炼、崇尚运动的良好整体氛围。

对于不愿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逆向鞭策法或许一时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当他们离开大学校园走上社会,很容易把之前被“强制”的运动习惯抛到一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无论学校教育抑或家庭教育,找出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是常见的教育思维,这也是逆向鞭策法的来源。这种思维对于促进健康成长多有裨益,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进而滋生抵触情绪。相比较而言,正向激励法通过挖掘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奖励,可以不断激发并强化受教育者的正向行为,并使之逐渐养成习惯。

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南开大学为毕业生颁发“体质健康证书”的出发点和依据。其他一些高校可以从南开大学的做法中汲取有益养分,结合本校实际,合理运用正向激励法和逆向鞭策法,引导大学生真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让体魄强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标配,让健康活力成为大学校园新风尚。毕业生们在离开校园之后,也依然能够感受到母校的教育为他们身体健康乃至职业发展带来的长久滋养。

(摘编自7月10日《中国教育报》)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5日 05 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