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阳江阳西:“中国蚝乡”生态美、产业旺 万亩红树林筑起“海上长城”
“已经连续五年拍到勺嘴鹬了。”不久前,观鸟爱好者在阳西县的红树林湿地中,拍摄到了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勺嘴鹬。5只可爱的小生灵在沙滩上或觅食、或撒欢,构成了一幅蓝天、碧海、鸟儿的生态美景。
(资料图)
不仅是勺嘴鹬,近年来,观鸟爱好者还在阳西县先后发现过黄嘴白鹭、黑雁、黑嘴鸥、小青脚鹬、黑脸琵鹭、蒙古沙鸻、环颈鸻、金鸻……
越来越多的“老朋友”,回来了!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各种鸟类纷纷在阳西停留、觅食和栖息。流连于万亩红树林湿地,翱翔于蓝天碧海上,季节性迁徙途经阳西的野生鸟类逐年增多,截至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野生鸟类。
珍稀鸟类频现阳西的背后,释放出的是重要生态信号——这里天更蓝、海更清、树更茂,当地“蓝色海湾”红树林保护项目推进扎实有效,真正为红树林生态保护筑起了“海上长城”。
阳西县程村红树林县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建立,总面积近1.5万亩,其中连片面积近7000亩,是粤西地区除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外,国内仅存的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树林。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鸟天堂”“动物王国”,发挥着防灾减灾、净化水质、助推产业发展等重要功能作用,一幅生态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阳西大地上徐徐展开。
科技赋能红树林保护
一大早,阳西县程村镇林业工作站负责人郑科荣便来到海岸边,仔细察看不久前新植的红树林成活情况。“为提高苗木的存活率,我们选种的红树林树苗均是适合阳西环境并已培育了3年的‘大苗’。”谈起红树林的保护,他更是滔滔不绝,“红树林种植四周,要进行打桩围网固土,并用竹竿扶植固定……”
当发现红树林成活状况良好时,郑科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环境越来越好,各类红树林品种长势喜人,这里也成了鸟类喜欢的栖息地。”他说道。
其实,保护红树林不只是保护自然,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红树林非常适应海滩长期风浪大、盐分高、缺氧的环境状况,它们纵横交错的根系和茂密的树冠筑起了‘防护墙’,抵御着热带海洋的风浪,保护了大片的沿海地区。”阳西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红树林生态保护,有利于加快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海洋生态文明目标,助力打造“绿美阳西”。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土、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等生态功能,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阳西县地处南海之滨,拥有着连片近7000亩、总计近1.5万亩的得天独厚滨海红树林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程村镇、溪头镇、织篢镇、上洋镇、沙扒镇、儒洞镇等地,为当地海岸筑起了一道风光旖旎的“绿色缎带”。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更加重视,阳西红树林保护事业迎来新机遇。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对广东省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阳江红树林等重要湿地恢复与保护……如何做好红树林保护利用这门“学问”,成了摆在阳西面前的重要问题。
“红树林是‘地球之肾’,也是我们的‘国宝’。”阳西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扭转红树林保护局面,近年来,阳西县抓住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的有利契机,加强红树林分布情况调查,通过设置各级林长及护林员,加强红树林资源的管护工作;编写《阳西县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多次举办红树林保护活动,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投入资金建设红树林保护区办公配套设施,开展无瓣海桑、木榄等的引种试验,提升红树林品质;邀请知名高校、行业领导到现场支持指导,以科技赋能红树林保护……
通过科学调查和总体规划,阳西县把红树林保护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红树林真正成为了“金树林”。
“绿色卫士”守护海洋生态
初春时节,暖风徐徐,不少阳西群众踏春出行有了新选择——到阳西县程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放眼望去,茂密连片的红树林随风摇曳,游人赏林、观海、看鸟,放松身心,好不惬意。
许多人惊讶地发现,部分海域如今已然化身为一片风光旖旎、生机勃勃的“海上森林”。在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下,阳西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望为阳西再添一座海洋旅游新地标。
据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红树林—细菌—藻类—浮游动物—鱼”,以及虾、蟹、贝类等生物群落共同构成的、兼有厌氧和需氧的多级净化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植物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还能一定程度上起到固定氮、磷的作用,使水体的富营养化得到缓解。
此外,红树林能够促进生蚝、鱼虾蟹的生长。红树植物枯枝落叶凋落到潮间带,微生物把凋落物分解成有机碎屑和可溶性有机物,成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又可作为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食物。由于水质得到改善,当地海域所养的生蚝品质会更好。培育好的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是水禽、鱼、虾、蟹、贝类等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红树林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卫士”,可提升海岸生态防护能力、防灾减灾;遏制滨海湿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恢复湿地原有生态功能;净化水质,促进养殖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为鸟类、海洋底栖生物等提供更多栖息地,有效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健康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我们在程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落实了管护人员,签订了保护责任书,不断提高沿海群众对红树林保护工作的认识。”阳西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红树林保护宣传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群众大力支持并参与红树林保护,共建“绿美阳西”。
阳西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提升林草湿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协同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真抓实干的拼劲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为红树林生态保护筑起了坚实的“海上长城”。
红树林保护助力乡村“逆袭”
近日,阳西县溪头镇北寮村热闹非凡。许多观鸟爱好者从天南地北赶到这里,希望与候鸟有个完美的“相遇”。“我特意从广州赶来,希望能拍到更多种类的鸟儿。”一名摄影爱好者表示,北寮村候鸟种类的多样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他印象深刻。
北寮村三面环海,上游是红树林,下游是沙质滩涂,十分适合鸟类生存和栖息。该村600多亩红树林湿地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都有鸟群景观,尤其是每年的迁徙季节,大批候鸟在此翩跹起舞,蔚为壮观。
“鸟群的集聚给村庄发展带来了机遇,带动了村民增收。”北寮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圣威介绍,随着前来拍鸟、观鸟的人增多,村内民宿的客房数量供不应求,不少外地游客只能到镇上住宿,村里的虾酱、虾皮等土特产也颇受欢迎。目前,该村正在谋划打造特色民宿,增加土特产销售品类。
为了让鸟类有一个好的环境落脚,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足了功夫。仅北寮村就新种红树林300多亩,在红树林湿地保护区设置宣传牌、宣传标语,积极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组建队伍进行巡查监管,杜绝非法捕鸟行为……如今,北寮村红树林湿地不仅被评为广东省十大观鸟胜地,还入选了全省“百鸟争鸣”旅游线路,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农业”乡村旅游新路子,实现了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的全面开花。
无独有偶,在不远处的阳西县织篢镇大洲村,同样上演着以红树林生态保护助力乡村振兴“逆袭”的情节。
在大洲村村背的织篢河岸边,一片银叶树林宽约10余米,沿河岸绵延200余米,上有枝叶纵横,下有根系交错,好像一条自然的“走廊”。粗壮的古藤如蟒蛇般匍匐在树底,又攀缘于各棵树之间,为身在“走廊”的人们增添奇异感受,已成为阳西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大洲自然村拥有240多年历史,是首批“广东省古村落”之一,往东3公里即为织篢河入海口。织篢河河水随着海潮涨落,给大洲自然村村后的河岸留下一片滩涂地,也给水陆两栖的银叶树营造了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据阳西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该片银叶树从清朝嘉庆年间繁衍至今,其规模、年代于阳江乃至广东都极为罕见。
笔者注意到,在“走廊”入口的一棵银叶树上,同时挂着村民悬挂的爱护树木的通告以及阳西县林业局配备的古树名木专属铭牌。“目前,这片银叶树林得到了村民和政府的双重保护。”当地村干部告诉笔者,前几年,当地村民曾在树林内铺设砖头供游人行走,后来考虑到会影响银叶树的根系生长,又自发将砖头撤走了,“大家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这片红树林。”
目前,作为阳西县“古风唱画”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大洲自然村的古建修复、景观升级等工程正有序推进。银叶树林将作为大洲自然村未来的主要景点之一,周边的游人栈道也不断建设完善。依托红树林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契机,这座沉寂许久的百年古村摇身一变,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还被评为“阳江市十大最美乡村”。
北寮村、大洲村的“逆袭”故事,是阳西县以生态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阳西县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红树林旅游景观、乡土美食、特色海产品等,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度假消费。当地群众不仅是红树林保护的参与者,也将是未来最大的受益者。
一线实践
阳西红树林孕育“亿元”蚝产业
阳西县程村镇是“中国蚝乡”,出产的程村蚝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高空俯瞰,红树林犹如镶嵌在程村湾的一块翡翠;置身其中,恍若踏进绝美绿幕之中。凭借独特的红树林景观、丰富的水域空间、优异的生物多样性,加之天然的海洋生态资源,阳西程村蚝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带动当地增收致富的“引擎”。
阳西县程村湾是国家级近江牡蛎吊养标准示范区、阳西县原蚝种苗的种源地之一,湾内养殖塘直面海浪、防护薄弱,受海洋灾害的风险较大。而强化红树林生态保护,可以提升红树林消浪弱流的减灾功能,通过微地貌改造、沉积物环境改良等手段,在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同时,红树林还能够提供生蚝繁殖必需的微生物环境,落叶分解之后还可以转化成为生蚝最好的天然饲料,保护当地渔业发展。
“我们世世代代都感恩这片红树林,正是这片红树林孕育了红光村的养蚝产业,孕育了‘程村蚝’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给老百姓带来了财富。”当地村干部说,在广阔的红树林滋养孕育下,红树林里产出的“程村蚝”肉质肥嫩、鲜美脆口,深受全国各地食客喜爱。
如今,每到金秋时节,“程村蚝”大量上市,最高峰时一天可达20万公斤,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程村镇养蚝海域面积达4.2万亩,在红光村,有80%以上村民从事养蚝业。在一望无垠的海域,成片的红树林与碧海、蓝天、鹭影、村庄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红树林功不可没。
“在对珠三角地区多个红树林修复区走访后,我们发现红树林里的海产品相较普通海产品价格更高。”阳西县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红树林里养分足、水质好,因此海产品长势好、品质高、个头大,具有别样的风味。如今,阳西县通过加强红树林保护工作,打造海洋牧场,结合乡村旅游吸引游客自主捕捞,增加了海产品的附加值,也促进了当地乡村振兴。
数读
一.基本概况
阳西县程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阳西县程村镇,距阳茂高速公路程村出口约8公里。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规划总面积15000亩,中心区有林面积达6750亩,是粤西地区除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国内仅存的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树林。
二.品种分布
连片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程村镇红光、濠光、新光村,大多为灌木状红树林,品种以桐花树、秋茄、白骨壤为主,伴生老鼠勒、海漆、海芒果、黄槿等。此外,在阳西县织篢镇、溪头镇、上洋镇、沙扒镇、儒洞镇沿海也有红树林零星分布,全县红树林面积共14259亩。
三.建设规划
阳西县程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32.2%,缓冲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16.9%,试验区占保护区总面积50.9%。
撰文:罗天 赫鹏翀 李亚玉 张文秀 梁远红(罗天 赫鹏翀 李亚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