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刺绣,自古便是闺中女儿最重头的一项事宜。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扬,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扛起了中国刺绣的“脊梁”,而苏绣又以其精细素雅,独领风骚,成为四大名绣之首。 苏州,自古就是   “丝  绸之府”,而苏州的镇湖有着2000多年的刺绣史。“一架绣绷,十指春风”,这充满诗意的图景,是千百年来苏州镇湖女儿们的日常。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又优秀的绣娘。邹英姿,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12月7号,红星网络电视台记者走进镇湖,对话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邹英姿,倾听她对苏绣文化的解读和她与苏绣之间的故事。

“我的刺绣是妈妈教的,母亲带着女儿学习,在我们这里,一代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只有两万人口的镇湖,却有八千位绣娘。

六岁的邹英姿在妈妈的引领下,开启了自己的刺绣人生。十四年之后,邹英姿师从刺绣大家王祖识先生深研刺绣技艺。多年来她潜心研修画理,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传统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绘画、书法、摄影、雕塑等艺术形式于刺绣作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家是需要自己的艺术语言的。古人先贤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杰出伟作,而作为当下的70后,自己的刺绣语言在哪里?要如何用眼下鲜活的生命,表达古老的针线艺术?邹英姿曾经困惑过。

在无数次深埋书海与针线中,终于领悟到“不忘初心”的真谛。

刺绣的“初心”在哪里?邹老师认为,就在起针跟落针之间“起针”的那一小针。“我觉得,把这个“点儿”拿过来,形成整个画面,我很好奇,它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于是,她立即来操作实践。刺绣是用手来说话的,邹老师的动手能与行动能力巨强。很快的一个月后,第一幅“滴滴绣”作品出世,绣的是一幅用炭笔画出来的,一双素描的眼睛。

独创的“滴滴针法”获得国家首个刺绣针法专利。该针法是继平针绣、乱针绣、打籽绣等10多种传统苏绣针法后,又一次全新的尝试。

“滴滴针法”是在点状或短线状针脚之间,以相隔、相叠、相接、相交四种形式,在绣料平面上,以疏密变化方式进行排列布置的一种绣法。这种针法可以表现出刺绣画面中,点状离散的光影变化感。特别适合表现碳粉素描中碳粉颗粒的质感、水墨画中水雾状朦胧的质感、书法中的飞白以及各种刺绣画面的细部。譬如:人物或动物的眼睛、毛发、树枝等。此种针法的应用,使刺绣作品更具有通透感、立体感,使刺绣作品更细腻、具有灵气。

那么为什么说“滴”呢?“滴水”的“滴”。邹老师解释道中国的汉字是特别的有意思,每一个字都有它背后独特的意义和有趣的意思。“滴”字,三点水,一个立,门里边一个古,把这个字拆开来,每一部分都很有意思。我们要像“滴水穿石”一样,有种“韧劲”,不气不馁的精神。另外,“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老百姓,待人接物的一种态度。 刺绣在古代称女工,是女儿傍身的一个手艺。刺绣又是一个母亲文化,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养育之恩,邹老师把这第一幅“滴滴绣”,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礼物送给了母亲。

“人说‘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绣娘是‘面朝绷子背朝天’,天天如此”。邹老师认为,手工艺人,尤其是刺绣,其实是一种劳作。刺绣的时候,一根银针能牵动身上的二十四根肋骨,特别的累。所有的文化都是需要辛勤劳作而成,还有就是坚韧不拔。纵观历史岁月当中留下的那些刺绣精品,一针一线,浅浅层层,都是古代绣娘们对针线的虔诚。

传统文化是需要回头看的。邹老师谦虚的说道:作为一个新生代的绣娘,自己文化底子薄,眼界也短,所以,在一路不停地学习之余,她还经常“自讨苦吃”。回望复绣《凉州瑞像图》那五年,她去英国给大英博物馆写信,去英国追寻和再后来辗转到美国继而后来去日本做交流。所承受的孤独和寂寞,还有经济上的不济,在艺术上面的修养、眼力、手力达不到的那种痛苦和流泪,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这一路走得很辛苦,期间也放弃了太多太多,但从当初什么都没有到最后完整呈现的时候,她觉得一切都值得。这将成为她生命的一种厚度,也是最好的一块生命的基石。

唐代刺绣《凉州瑞像图》曾于我们清末民初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英国人斯坦因拿去献给了英国女王,后来又捐到了大英博物馆。这是我们历史上无法弥补的一个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邹老师把它一针一线按原比例、原技法复绣了出来,又无条件地捐给敦煌博物院。“让她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再回到藏经洞。这也是我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礼物。这个礼物,我准备了五年。”

邹老师在复绣过程中,发现了曾流行于隋唐又失传已久的“劈针技法”。“劈针绣”源于北魏,经过隋朝到唐代,多用于绣制佛像。

隋末初唐,非常流行大型巨绣。而人物肖像,在刺绣当中是最难绣的。怎么来绣制大型的绣品,人物的造型是怎么做出来的?邹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也是给我们苏绣的新生力量一个参考。然后还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也是邹老师的一个心愿!

作为一个刺绣人,邹老师表示要学的东西非常多,师在功外,不仅仅是一根针线。刺绣要安静,毫无杂念,要非常非常的认真。手艺人就像挖井一样,我们就挖一口井,把它挖到底。术业有专攻,“我们就把一项工作钻研到极致,几十年如一日,那你将终有所成。甚至是一个时代的大家!”

对于年轻人来讲,邹老师希望大家在青春年少的时候,要立志,而且要立下大志。“年轻人有大把的时间,我认为,我们要把祖国,祖国的建设,祖国的文化建设装在内心。”

如何做好非遗传承人的主要工作,邹老师坦言这些都是需要思考,需要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心,来做下去。千万不要急功近利。手工,它本来就是一个慢生活,它不是一种快节奏,不会翻篇翻得太快,不是流行一时的东西。

而一旦你把它做到极致,它将成为永远的流行。

“刺绣,就是我的全世界!我的位置就在绣绷上,我想要绣出我心中的那个桃花源。我相信,如果这就是我内心的那个桃花源,那么别人也会喜欢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