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据了解,2020年北京市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全市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至此,北京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从具体分项指标来看,全年北京大气环境中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除PM2.5年均浓度实现历史性突破,与国家标准(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进一步拉近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
由于污染物浓度普遍降低,北京2020年3/4的天数为优良天,“好天”比上年多了一个多月。2020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76天,较上年增加36天,优良率达到75.4%,增加9.6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06天,较上年增加21天,二级良天数为170天,较上年增加15天。2020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发生重度污染日10天,其中7天首要污染物为PM2.5,3天为O3。
梳理历史数据发现,近年来北京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显著增加,2020年达标天数为276天,较2013年增加100天。其中,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2020年为106天,较2013年的41天增加65天;重污染天数显著下降,2020年重污染天数为10天,较2013年减少48天,降幅为82.8%。
期间,全市PM2.5南北差距也呈现出逐步缩小趋势,夏季秋季基本消除PM2.5重污染。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整体显著下降,空间分布虽一直呈现 “南高北低”特征,但各区域之间浓度逐步均匀化,南北差异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降低至2020年的20微克/立方米左右。相较2013年,2020年连续无重污染日增加了235天。
据了解,国务院于2018年公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继“大气十条”之后第二个国家级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行动计划对北京划定了单独目标,明确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以来,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过去五年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五年。”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表示,期间,全市发布精准治理VOCs污染、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科学治理扬尘污染,巩固“无煤化”成果等措施。2020年初,市委市政府还研究通过2020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
目前,全市在治理VOCs污染方面,累计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13家;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保持动态清零;严格实施国家胶粘剂、涂料等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将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53家企业完成“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实施五轮“点穴式”执法等。
依法治理移动源污染方面,北京坚持“车-油-路”一体,加强移动源管控。制定实施了“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加大对超标车辆未复检合格又上路行驶的处罚力度;出台新一轮老旧车淘汰更新补贴、新能源货车运营激励等政策,累计淘汰6.5万辆国三标准汽油车,截至2020年11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0.1万辆,国五及以上标准车辆占比超过60%,车辆结构全国领先;完善“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公安交管部门处罚、交通部门监督维修”模式,聚焦进京口、市内重点道路加强路检路查,实施精准“入户”执法等。
科学治理扬尘污染方面,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原则,推动施工、道路、裸地扬尘“三尘共治”;巩固“无煤化”成果方面。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燃煤消费总量下降到2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占比达97%以上。
截至目前,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法规标准更加健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协同立法实现重大突破、污染过程应对实现精准突破、重点时段攻坚实现多点突破,区域空气质量共同改善。
不过,刘保献也指出,当前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复合型”“区域型”污染特征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大气环境治理仍然艰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将坚持PM2.5和O3治理相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和二氧化碳减排相协同、本地治污与区域联动相协同,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VOCs和氮氧化物(NOx)深度减排为抓手,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