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费天元)4月18日,2025第十四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会议聚焦中美关税博弈、数字化供应链发展、新周期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为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致开幕词。蔡进表示,中物联与国家统计局联合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逐月向好态势显著,1-3月制造业PMI指数从49.1%升至50.5%,新订单指数3月达51.8%。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体现在四方面:一是需求基础夯实,消费、投资、出口数据亮眼,分别较去年全年回升1.1%、1%、6.9%;二是内生动力增强,政策驱动叠加市场需求,中小企业回升迅猛;三是传统产业回暖,建筑业、房地产市场数据向好;四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端制造、数字化服务业增长强劲。

  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魏晓栋在致辞中表示,钢铁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效率。当前,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行业的主旋律。嘉定区高度重视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河南钢铁集团周口钢铁公司副总经理邓杭州表示,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钢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钢铁人并未退缩,行业内群策群力,携手共克时艰。邓杭州提出,钢铁行业可从加强技术研发、深化与物流企业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投入等方面,把握市场机遇。

  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会长许集体表示,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对国内钢材出口和市场价格造成影响。钢铁贸易流通行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经营品种由简单走向复杂,贸易利润由可观转为微利甚至亏损,竞争对手由同行延伸至上游钢企。方方面面的变化表明,传统的钢贸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时代,钢铁贸易流通行业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全体会员企业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共同应对市场挑战,为推动钢铁贸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希望钢铁物流产业链能共御‘寒冬’,重现行业辉煌。” 许集体说。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卓钢链董事CEO潘富杰表示,2025年钢铁市场规模与需求结构有三大变化:一是产量与需求总量的变化,二是需求结构的变化,三是出口市场的变化。

  潘富杰认为,钢铁行业是强周期行业,要遵从规律、顺势而为。面对市场的多种不确定性,需要实现四步走:一是开拓多元市场,除欧美日发达市场外,还需要拓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二是推动产业链协同,加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商之间的合作;三是推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矿山-钢厂-用户”零碳产业链,提升生态整合能力;四是企业经营与管理双优化,实现降本增效、高效管理。

  据悉,第十四届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以“AI驱动变革数智引领互联”为主题,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卓钢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承办。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