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观点:现货大体平稳,期货震荡为主

  花生市场供应没有大幅度增加,低价基层惜售,但需求也表现不足,商品米交易一般。部分油厂近日调整收购指标及价格(上调收购价格、降低油率或者提高含油奖励),市场情绪有所好转,报价止跌趋稳;但气温升高,整体需求偏弱。花生整体来看五一节前价格仍以区间运行为主,偏震荡行情。

  策略:短期内区间内震荡概率较大。关注10合约7900-8300区间。

  棕榈油

  观点:情绪进一步好转,短期棕榈油在8000获得支撑

  产地,4月前20日马棕产量增9.11%、出口增3-12%。印尼3月毛棕和精棕出口202万吨。

  国内,豆油现货需求整体较好,库存连续7周降至65万吨;本周新增4条买船,棕榈油库存止降;菜油库存80万吨以上。

  策略,市场焦点转向北美,新季美豆播种拉开序幕,初播进度略快;生柴消费预期回升提振,CBOT豆油刷新阶段性高点,CBOT大豆围绕至1050运行。印尼3月毛棕及精棕出口略降,B40消息匮乏;中印采购带动马棕出口转好,不过4月马棕继续增产且报价大幅松动,有4月初的4800下滑至当前的4100附近;产地进入增产周期,库存或迎来拐点,BMD毛棕继续承压。产地菜系强势提振国内菜油估值。

  操作上,随着美对中关税态度松动,油脂油料板块情绪进一步好转,棕榈油在8000获得支撑并重返震荡格局,不过产业端缺乏支撑,内外棕榈油中长线仍承压,中长期维持菜棕价差做扩策略。

  鸡蛋

  观点:节前效应减弱,产区库存开始积压

  近期节前效应有所减弱,全国多地蛋价开始出现上涨乏力,销区走不动货,拿货的积极性减弱,产区库存开始出现积压。

  4月份以来,随着养殖利润的走高,淘鸡意愿有所走弱。今年存栏一直高于历史同期,但仅在2月和4月出现过小幅亏损,而且持续时间都不长,所以产能去化较为有限。

  策略:基于鸡蛋基本面周期的分析,判断当前所处位置与2020年上半年的情况较为类似,在养殖利润出现亏损导致产能出清之前,鸡蛋期货近弱远强格局有望延续。操作上,建议暂观望,等待反套时机。

  生猪

  观点:现货稳中偏强,短线逢低做多

  今年以来生猪期货近远月价差居高不下,期限结构几乎处于水平状态,反映出当前市场对供需关系的均衡预期。从远月来看,生猪产业资金主导的套保行为强化期现联动性,使得期货远月合约定价主要围绕成本运行。而近月受疫病扰动与养殖情绪提振,抗跌性明显增强。近期随着五一假期逐步临近,节前下游备货需求也将陆续开启,对猪价支撑有望逐步转强。

  策略:基于生猪基本面周期判断,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或将进入压力周期,价格长期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但短期来看,疫病扰动与养殖情绪提振,使得二季度猪价或存短期支撑。操作上,短线可逢低做多。

  玉米

  观点:产区上量偏少支撑现货,玉米盘面震荡偏强

  外盘方面,巴西4月前三周日均出口玉米0.95万吨,同比增加215%,压制美玉米震荡偏弱。

  国内供应方面,中美关税逐渐缓和,关税对玉米影响有限。前期产地基层上量偏快,当前余粮所剩无几。截至4月17日,全国13个省份农户售粮进度93%,较去年同期快5%。全国7个主产省份农户售粮进度为93%,较去年同期偏快6%。近期华北玉米上量减少,东北上量有限,现货稳中有涨。

  需求方面,随着气温逐步回暖,下游饲料需求逐步提升,饲企库存备货逐渐增加;不过玉米加工将进入淡季,加工需求预期减弱。

  策略:近期东北与华北玉米总体上量偏少,现货稳中有涨,短期盘面震荡偏强;中长期来看,随着粮源逐步向渠道转移、进口玉米大幅减少,叠加下游需求恢复,远月玉米仍保持看涨预期。

  豆粕

  观点:豆粕现货继续大涨,远月盘面表现震荡

  成本端,美方释放下调对华关税意愿,中美关税争端或将迎来转机。巴西大豆收获接近尾声,阿根廷大豆收获开启但进度偏慢;美豆则开启播种,截至20日种植率录得8%高于预期,同时近期美豆产区降雨减弱,利于大豆播种继续提速;另外巴西4月前三周日均出口大豆72万吨,同比增加9%,而上周美豆出口检验录得50.09万吨符合预期。多空交织,美豆震荡运行。

  国内,近期现货市场持续炒作缺货,叠加五一备货刺激下游成交转好,油厂大豆库存触底反弹,而豆粕大幅去库至12.55万吨,为近10年同期低位。

  策略:短期受到港缓慢油厂豆粕库存偏低支撑现货价格表现坚挺;而随着进口大豆将逐渐到港且油厂开机率不断回升,预计二季度豆粕期现仍将表现偏弱;不过中长期新季美豆面积减少仍存在支撑,建议连粕09逢低做多。

  棉花

  观点:中美关税争端预期转好,短期郑棉或震荡偏强

  国外,尽管美元反弹、美原油回落及美国谷物表现偏弱对美棉均存在利空,不过美方释放对华下调关税意愿,对美棉出口存在利好支撑美棉大幅反弹。

  国内供应端,当前棉花商业库存保持高位,企业套保压力仍存;下游纺企开机处于阶段性高位,刚需补库持续存在,但总体订单偏少;而美国对华关税将抑制棉纺品终端需求,拖累国内棉价走低。另外当期新疆新季棉花播种开启,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调查显示新棉面积同比增加1.5%,目前产区天气表现正常。

  策略:中美关税争端预期转好支撑美棉。当前国内棉花供应保持充足,下游需求表现偏弱,且中美关税预期转好也支撑郑棉;不过新棉播种进行,且产区天气尚可,短期郑棉或低位震荡偏强。

(文章来源:正信期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