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豆粕】

  最新USDA种植面积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未发生重大方向性变化,美大豆种植面积较一季度预测值略减,但幅度不大,报告偏中性。季度库存方面,较报告前预测值略增,两份报告对市场形成小时级别压制,但整体影响不大。国内现货稳在低位,但下跌趋势未变。随着油厂压榨率的提升,油厂豆粕库存继续增加。上周国内5家大厂共同拼船采购,进口阿根廷豆粕3万吨,数量不大,但为豆粕在供应端提供了新的思路,或对国内豆粕价格形成压制。关税暂缓日期临近,中美贸易上的不确定性因素依旧较多,美国天气暂时未发生恶劣变化,对未来行情还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豆粕行情目前先以震荡对待。

  【豆油 棕榈油】


【资料图】

  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显示6月底的面积比3月份下调,面积也比市场预期的低。短期美豆主产区表现为高温多雨,利于作物生长。随着大豆到港量的攀升,国内油厂短期维持高压榨,国内豆油库存环比增加,基差偏弱。大豆盘面压榨利润偏弱,不利于远期的采购。国内棕榈油库存环比增加,基差偏弱,海外棕榈油方面仍然处于季节性增产期,仍需要关注供需端的博弈。从长期趋势看,生物柴油的发展容易给植物油托底,长期思路需要对植物油维持逢低多配的思路。市场关注中美贸易政策指引以及7月份的美国生物柴油相关的听证会。短期关注植物油相关驱动题材的指引,尤其是政策端指引,防范波动风险。

  【菜粕 菜油】

  经贸关系在菜系期价分析中的重要性仍很高,产区天气与经贸预期仍旧是当下价格体系里最关键的两个因素。美农报告公布的数据整体上对油籽价格影响较小,北美产区天气良好,油籽期价短期驱动不足。美加贸易谈判被美叫停后,加拿大菜籽期价应声下跌,加拿大宣布取消数字服务税后,美加双方恢复谈判,预期在7月21日前达成贸易协议。中国与美国是加拿大菜系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后续双边经贸关系的走向仍值得重点关注。策略上,国内菜系短期预计以震荡为主,建议短期由偏空转为观望。

  【豆一】

  国产豆主力合约价格表现疲弱。本周国产大豆东北产区天气有利于作物生长,未来10天降雨量会偏多,关注天气对作物的影响。国内余粮少,政策端仍在往市场投放陈豆,增加供应。进口大豆方面美豆种植面积报告显示6月底的面积比3月份下调,面积也比市场预期的低。进口大豆还需要关注中美贸易政策指引。短期持续关注天气和政策的指引。

  【玉米】

  USDA种植面积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在玉米方面基本符合预期。9520.3万英亩的美玉米种植面积,为2013年以来玉米最大种植面积,历史第三高,美玉米价格或继续寻底。大连玉米期货继续震荡,期现货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现货强期货弱。新季小麦与玉米价差逐步缩小,本周均价价差已至7元/吨,部分高价玉米地区饲料企业有序替代。北港库存继续去库,南港销区库存去库缓慢。7月1日中储粮招标销售规模为18.9 万吨,成交90%,成交均价2368元/吨。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矛盾不大,流通环节供应收紧后,玉米期货或继续震荡行情。

  【生猪】

  生猪期价小幅震荡回调,现货价格继续上调,期现走势分化。近期盘面在14000关口遇阻,我们认为生猪期价的回落更多是反应充裕的产能与未来生猪供应压力。中期来看,由于此前能繁母猪存栏和新生仔猪数量持续环比增加,后期出栏压力较大,猪价反弹空间受限。长期来看,政策端存稳猪价的意图,关注产能何时见到拐点。

  【鸡蛋】

  鸡蛋期货窄幅震荡,现货价格下跌。中期来看,由于今年上半年1-4月鸡苗补栏量持续处于过去几年的同期最高,我们仍然倾向于认为后期产能仍在继续释放中,且当前老鸡淘汰仍然力度不足,老鸡淘汰日龄偏高,后期继续关注新开产和老鸡淘汰的节奏。长期蛋价周期尚未见底,低位区间下蛋价仍有反复,期价逢高空思路延续。

  【棉花】

  昨天美棉小幅下跌,种植面积高于预期,且棉花优良率有所回升。美国2025年所有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为1012万英亩,此前市场预估为973.5万英亩。美国2024年所有棉花实际种植面积为1118.3万英亩。国内棉花成交一般,基差稳中偏强。纯棉纱成交依旧偏清淡,下游需求仍旧不足,市场交投不佳,下游订单仍然不佳,下游需求偏弱或限制郑棉的高度。截至6月15号,棉花商业库存为312.69万吨,较5月底减少33.18万吨,消化仍然良好,棉花库存仍存偏紧预期。美国表示中美已经达成协议,关注具体细节。操作上暂时观望等待逢低做多机会。

  【白糖】

  隔夜美糖继续下跌。今年印度和泰国降雨较好,新榨季增产预期较强,增产预期使得美糖走势偏弱。国内方面,今年食糖和糖浆进口量偏低,国产糖的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速度较快,库存压力较轻。天气方面,三季度的降雨预期偏低,25/26榨季广西食糖产量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关注后续天气情况和甘蔗长势。综合来看,美糖趋势依然向下,国内利多不足,预计糖价维持震荡。

  【苹果】

  期价震荡。近期市场需求下降,冷库出货速度放缓。从盘面来看,市场的交易重心转向新季度的估产。今年西部产区受到寒潮和花期大风的影响,不过寒潮过程中低温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主要增加了果锈的风险。另一方面,今年产区整体花量较足,产量预估相对偏空,操作上维持偏空思路。

(文章来源:国投期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