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编者按农业兴,百业旺;农民富,潍坊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潍坊作为农业大市,始终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不断书写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鲁网潍坊联合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强农先锋”专题采访,聚焦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和标杆案例,传播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以先锋为镜,向榜样看齐,汇聚农业强市的澎湃动能,为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凝聚力量。
鲁网8月25日讯(记者 王玉龙 张丽华)在潍坊市北部,有一片曾经被称为“北大荒”的土地。这里靠海较近,地下咸水多,田地“近乎撂荒”,当地村民刘朋来还记得:“当年地里盐碱度高,周边没有可用的淡水,撒下种子就盼着下雨。”然而,如今的这片土地却变成了“粮食满田”,小麦玉米轮作,周年产量从原先的200多公斤提高到如今的1000多公斤。这一惊人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位花白短发、黝黑微胖的农民企业家——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东。
孙德东(右)
从“供销社劳模”到“盐碱地改良先锋”
今年62岁的孙德东看上去比城里同龄人要沧桑一些,说话慢悠悠的,却透着山东人特有的实在与坚韧。每天凌晨4点起床,5点召集公司高层开会,6点吃完早饭就去地里转一转,这个习惯他保持了二十多年。
孙德东的人生轨迹颇具传奇色彩。17岁当兵,转业后回到昌邑县青乡供销社负责物资供应,再到后来到供销社下属养虾厂当厂长。在别人虾厂都赔钱的年代,他一年就给供销社赚了50万元。“那时候流行的都是损公肥私,而我是当兵的出身,没有那个心。”正是这份诚信,让他的月工资从57元提到了70多元,还被评为全市供销系统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