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感谢镇党委、政府,解决了我们村子多年来的公地问题。”近日,南陵县工山镇童村村陈冲组的多位村民到镇信访受理窗口表示感谢。该村组一处土地因权属存在争议,矛盾一直难以化解。

今年初,该镇党委成立专班,对该积案进行细致调查、厘清脉络。原来,养鸡场场主管某所承包的土地中,有一块是早年从本村一位五保户老人手里流转的。老人过世后,村民认为该处土地属于村集体,应当归还村里。管某养鸡场建成十多年,一直稳定经营,不愿意拆了重建,他按照流转合同向老人弟弟支付租金。

两边想法不统一,矛盾便产生了。于是,专班探索使用“12345 工作法”,召集村民在家门口开“板凳”会议,评事理、讲法理,涉事双方开诚布公谈想法,商对策。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双方多轮调解,权属争议最终在双方达成一致,矛盾圆满化解,涉事人皆大欢喜。

“近年来,南陵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降量提质’为目标,探索实行‘12345工作法’,推动信访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南陵县信访局主要负责同志说。

所谓“12345工作法”,即“问题查看走一线”,变接访为上门走访、带案下访,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阵地下沉、服务靠前;召开“板凳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两”个村民会议,讲问题、提建议、解事结、释心结;遵循“三到位”原则,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参与评议,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评判信访案件的是非曲直;重点案件要“四定”,即“定包案领导、定责任部门、定责任人员、定化解时间”,通过组建专班队伍,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案;专班落实“五包”责任,即“包掌握情况、包处理问题、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认真剖析实质、深入调查了解,针对性解决群众所思所盼。

今年以来,南陵县收到省级交办的历史积案19件,通过“12345”工作法已确认化解的有16件。(记者 班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