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以及铁路部门不断推行“散改集”运输模式,中欧班列通道作用日益凸显,口岸运量和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不过,业界一直讨论的2万列似乎成了中欧班列难以跨越的门槛。为此,世界供应链WorldSupplychain特别邀请到成都国际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峰、成都易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旭、德国RTSB业务发展经理卡佳、铁力国际货运代理FELB(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依尔博士以及北京跨欧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万旭就中欧班列发展的相关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成都国际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峰对世界供应链WorldSupplychain记者说道:“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海运产品都转到了中欧班列上,所以中欧班列这两年的发展比较快,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量可能达到16200-16700列。但他认为,在目前的状态之下,2万列在2023年可能是难以实现的,23年应该是在22年的基础之上增长10%。不过,未来随着中国管理的不断发展,各个硬件条件的改善,2万列一定不是天花板。”

北京跨欧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万旭同样认为“2万列”不应该是中欧班列的天花板。他表示,在境外通道和口岸的不断拓展以及中铁和沿途各国的铁路正在推进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实施的双重加持下,中欧班列突破2万列只是时间问题。

成都易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旭还针对中欧班列追踪集装箱做出了分享。王旭表示,其司现在采购的5万台集装箱,在出厂的时候就全部配备了GPS,并配套采购了数据服务,两个小时回传一次,基本上能够做到实时看到箱子的位置。他还认为,供应链的安全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要不断完善,需要各个环节上大家共同努力,但是他们从技术服务者的角度,还是希望把追踪这件事情做得更极致一些,不断完善整个供应链体系。世界供应链WorldSupplychain现场记者也高度认可这一点!

德国RTSB业务发展经理卡佳、铁力国际货运代理FELB(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依尔博士也分别向世界供应链WorldSupplychain表达了对中欧班列的发展都抱有十足的信心。2万列也不会是天花板,通过不断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中欧班列的运行质量,未来中欧班列必将实现更大的突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