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民航业对飞行员的旺盛需求催生了141部飞行训练学校数量和培训规模的急剧扩张,培训规模扩大,飞行教学主力的培训质量也需要相应提高。民航局在“关于全面深化运输航空公司飞行训练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 2030年,全面建成支撑有力、协同高效、开放创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飞行训练体系,为全面建成民航强国提供重要战略支点”。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ea6779741b8caf28372ecd6b32c80b90.jpg

10月18日,2023年民航飞行与运行技术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落幕。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飞行技术分会、上海市航空学会、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学会支持,民航飞行技术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本届论坛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民航飞行训练体系转型升级”为主题召开。

论坛开幕式

论坛精彩集锦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292291f0038e2dd21e7b4fd0b81f11d4.png

曾鸣先生分享了《中国民航PLM建设实施情况最新进展》的相关内容。他提到,提高飞行员训练质量是需要全行业共同关注,并付出努力的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要及时在规章标准层面吸收各航空公司训练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依据主要航空公司的组织文化和训练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不从根本上改变航空公司传统训练文化的基础上,鼓励航空公司充分利用CBTA/EBT训练理念的包容性,在CBTA整体框架下,遵循基本方法论和目标,根据各自的训练文化,协同公司战略规划,找准实施变革的切入点,选取合适的路径,科学配置训练资源,探索改革的新模式,全面推动具备条件的航空公司开展循证训练(EBT)复训改革。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d07c1b0129647a41a512ede60747e8cd.png

欧阳霆先生以《面向CBTA的初始飞行训练改革探索》为题,从民航飞行员培训体系的背景和现状、基于实证和胜任力培训的全新课程体系、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享了中飞院对于飞行员培训的思考。他表示,CBTA体系的建设主要围绕五个标准化来进行,分别是:课程大纲开发标准化、训练过程标准化、飞行教员标准化、训练评估标准化和训练教材标准化。同时,需贯彻指导意见,落实PLM实施要求,在原有体系上进行补充、完善,在国际标准框架下,进行本土化改造,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训练体系建设标准。并坚持CBTA基础理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基于三个维度的胜任力来分类构建指标体系扩充CBTA中训练(T)和评估(A)的方法,引入作风建设和心理建设要求。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3432cc303b32d12fb6a4bcfadee163f0.png

韩政先生《关于构建适应中国民航发展的飞训模式》为主题,分享了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对于飞训模式的相关思考。他指出,为满足公司人力招飞的评估需求,飞行员心理胜任力建设相关工作推进十分重要。需从“人格倾向”和“基础认知能力水平”两个方面对飞行学员职业化需求进行补充。梳理出测试的6大维度共34项任务指标,编写评分逻辑,整合成一套测试系统。在“基础认知能力水平”方面,将飞行任务分解得到18个飞行任务环节,共86个关键行动项,将修订后的两个测试整合,形成标准化评价体系,明确区分出候选人的优劣,为招飞决策提供依据。要将认知能力和人格测试扩展到飞行员的全生命周期,针对不同技术等级阶段设置不同的评估项和标准,持续追踪全生命周期变化,开展心理胜任力和职业生涯发展的纵向研究。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a8e8e308f1d188ed5b894d0279494004.png

宋立俭先生分享了《南航EBT实践的经验分享》的相关内容。他表示,EBT在国际民航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实践,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成熟性,但中国民航不能原照搬照抄EBT。多年实践证明,中国民航的训练效果是行之有效的,安全业绩是好的,EBT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中国民航特色,在守正中创新,将EBT进行本土化,例如:对不同技术等级的副驾驶开发针对性的课程,通过不同的课程开发,满足各技术级别副驾驶能力的提升需求。接着,根据南航训练的数据分析,将学员的群体和胜任力短板在下一次复训课程中进行强调。基于模拟机,调整了EBT的训练的主题的频次,根据运行的数据分析结果,将一些运营过程中的高风险的主题,从三年一次调整了到了一年一次。

记者了解到,论坛在下午举行了“飞行运行能力提升及飞行训练模式”创新主题演讲。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07f260ad70ba2dda616ce5ab63da44d5.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2ca9367f5e673f24f8c2a65cc2f00384.png

佟宇先生从COMAC使命、国产民机课程开发、飞机全生命周期训练管控、应用和展望四个方面,分享了《国产民机课程开发介绍》的相关内容。他表示,作为飞机制造厂家,需要通过科学分析方法,找准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点,输出飞行训练方案。目前已有112架ARJ21飞机和2架C919飞机投入航线运行,后续随着交付规模的不断扩大, ARJ21飞机和C919飞机将通过优化设计不断提升运行能力,并持续向市场推出改装和衍生型号飞机,形成系列化发展,随着国产民机的交付量逐年攀升,未来的培训需求不容小觑,因此,航校、航司与OEM厂家需实现关键数据共享,持续共绘飞行员能力画像,创建飞行员全技能周期能力管理体系,推动民机飞行训练产业链的共同合作。

更多精彩发言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120d6a1cc1c00acde22f37eed5c8c3ae.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fabb4e06568eb5028f29584f441d1b8e.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a03a14d1400b529a6c98f01271cbfd65.pn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824db7718093f58f8e260c099b92cc60.png

小组讨论

构建中国特色CBTA训练体系建设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9495946ae2eb61d0153e5dd2a7170e0c.jpg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01cb8a42abb09315f80a026fd39b7d3f.jpg

秘书长迟归蒙宣布以“构建中国特色CBTA训练体系建设”为主题的小组讨论环节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运输飞行标准处处长曾鸣先生主持,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客户培训部副部长陆晓华先生、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院长葛志斌先生、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部副总经理郭良先生、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学院ICAO教学系统设计审核员、ICAO课程开发培训课程和培训师培训课程教员孟晓亚女士、东航研发中心安全运行研究院训练与运行研究室主任张贵明先生共同展开,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六位领导嘉宾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8577dd1b0257f92ea2fe679e0bd109f7.jpg

现场掠影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31019/dcd4dc81fa6c56f05a2390d06ee0fff4.png

来源:组委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