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App就是广告,关闭按钮却找不到?7月8日,工信部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期已对用户投诉较多的App开屏弹窗骚扰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新浪微博、爱奇艺等68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统计显示,自2019年以来,包括遏制弹窗骚扰、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在内的治理行动持续展开,已组织下架329款拒不整改的App。
弹窗骚扰花样频出
数不胜数的弹窗广告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活的常态,不仅进入App时出现,在使用某些应用功能时也一个接一个跳出来。如果想手动“关闭”或者“跳过”,用户还需要睁大眼睛仔细寻找那些被刻意缩小,甚至分辨真假两个按钮,一不小心就点进了弹窗链接,成功为广告流量“+1”。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显示,在其分析的600款App中,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
弹窗广告野蛮生长,是因为背后有利可图。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网络犯罪与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谢君泽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消费者使用的平台和软件多数都是免费的,他们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这也是非对称商业模式引发的问题之一。”换句话说,App通过利用自身流量进行“变现”,但为了使利益最大化,往往不择手段,对用户狂轰滥炸。
此外,这些弹窗广告的出现往往来自不良App内编写的程序。安天移动安全通过技术分析发现,部分App通过在程序中写入“监听用户解锁系统消息”“启动延时任务”等内容,导致用户解锁手机后就会被强制推送广告,在破坏体验的同时,还会造成潜在风险。
对这些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工信部在近期进行了集中整治,并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屏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
数据显示,经过一系列整改活动,2021年二季度,开屏弹窗信息用户投诉举报数量环比下降50%,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第三方页面问题同比下降80%。
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志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弹窗类广告存在违法情形,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比如《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未显著标明关闭标志并确保一键关闭的,依照广告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罚;而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监管行动不断加码
除了弹窗广告骚扰外,现在的App侵害问题无孔不入,用户权益更亟待得到保护。对此,孙志峰进一步解释说:“常见的侵害行为不仅包括违法搜集用户个人信息、违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还包括未经用户许可向用户发送广告或消息、诱导用户点击不明链接、要求用户安装App时强制开放不必要的权限、捆绑其他App或插件安装、静默安装插件和软件等。”
面对如此混乱的App侵害乱象,2019年1月,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首先从用户个人信息方面下手,正式揭开了行业整顿的序幕。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服务监督处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App与群众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我国的移动用户将近16亿,每个用户平均下载50-60个App,侵害用户权益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由此,同年11月,工信部又发布了《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将整治工作内容从个人信息保护扩大到包括过度索取权限、阻碍注销账号等方面。据了解,目前的专项整治活动正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频繁向用户骚扰索权、欺骗诱导用户跳转页面等四方面入手处理。
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117万款App,对4002款违规App提出了整改要求,公开通报1248款整改不到位的App,组织下架329款拒不整改的App。
对于发现问题的App,工信部已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要求5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毕。若收到整改版本后复测还存在问题将向社会公开通报,通报后再留5个工作日整改,如拒不整改,则组织下架甚至停止其App的网络接入。
而在已开展的14批次检测中,每批有20%为已整改的App,再次发现问题将直接下架。在5月,工信部就对5款反复出现同类问题的App采取了该措施,一季度下架了107款拒不整改的App。
据了解,除发布整改通知外,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还组织企业联合制定27项系列标准,为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技术检测和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正确指引。同时,管理局还推进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建设,对所有已上架App进行自动监测,目前月检测能力达到12万款。
(作者: 陶凤 阮航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