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酷热的高温天气,是不是很想来一场雨水来降降温?说到降雨,大家可能对“人工降雨”并不陌生,但是“人工引雷”你听说过吗?近日,有网友爆料了中科院的人工引雷现场视频,场面相当震撼。“人工引雷实验有多震撼”这个话题也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好家伙,这真的不是魔法吗?
昨天,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7月11日晚后半夜到12日中午,前后两波强对流天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野外工作人员连续作战,多次发射火箭进行人工引雷。
雷电是大气中十分壮观的超长距离放电过程,通常伴随着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它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我国,盛夏的6、7、8月是雷电高发的时段。2017年《中国气象报》就曾经专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主任张义军,揭秘人工引雷这件“酷炫”工作背后的玄机。
什么是人工引雷?其原理是什么?
人工引雷,指的是在雷暴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装置和设施,人为在某一指定点触发闪电,并把闪电引到预知位置进行科学试验。目前,通常是在雷暴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带钢丝的小型火箭将雷电人为地引发到地面,使本来随机发生的自然雷电在可控状态下进行。钢丝在向上发展过程中,会诱导形成一个雷电,这个雷电就会沿着这个导线打到地面上。
如何实现人工引雷?
引雷火箭是人工引雷的主要工具,箭体内有火箭发动机、发动机点火电爆管。
人工引雷火箭拖着一条细细的钢丝,钢丝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要细、要轻,以减轻火箭的负荷,而且导线表面要光滑,以减小飞行阻力。火箭发射后上升的速度是决定能否成功引雷的关键。火箭的发射速度要掌握适中,太快了,会将钢丝拉断;火箭太慢,赶不上带电粒子的飘移速度,同样不能引雷电落地。
为什么要进行人工引雷呢?
对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解释:自然闪电太随机,很难直接探测,人工引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便于集合光学、电流、电磁场等多种手段同步观测。人工引雷可以为认识闪电发生发展的物理本质提供条件,为雷电定位系统提供标定源,进行真实条件下雷击防护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