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升空、水上机器人下水、冲锋舟疾驰……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硬核设备齐上阵,像拍摄科幻电影一般震撼。这是顺义区消防救援支队在进行日常防汛抢险救援演练。北京这个超长雨季,救援队员们出警救援多,日常演练也多。像这样的演练,每周都会进行。“顺义区有潮白河流经,涉水作业多。只有平时练得勤,救援时才更有力。”马坡消防救援站站长李培寿,坐镇临时搭建的“指挥部”。

冲锋舟、橡皮艇,是快速转移被困群众的利器。救援队员利用“O型救援技术”对落水人员进行快速营救。“O型救援技术”运用离心力原理,通过舟艇快速旋转,将落水群众营救上船,这种救援方法可以避免救援人员在危险水域环境中入水救人。

救生抛投器,市民可能相对陌生。这种设备可以把救生绳索发射到被困群众聚集的陆地上,然后再沿绳索展开救援。

演练现场准备了两辆报废车辆,一个半入水、一个全入水,模拟车辆被淹。救援队员先用牵引设备将车辆拖出水面,再适度破拆,解救车内人员。

此外,演练还展示了专业的“活饵救援”。一名穿着水域救援服和专业救生衣的救援队员,游到落水群众身边,将其安全带到岸边。

无人机、水上机器人等硬核装备,也被广泛运用到防汛抢险救援中。

无人机有小型和大型两种。小型无人机,主要用于现场侦查、照明、沟通等。“以前,主要是用望远镜,可是一到晚上,尤其是下大雨,很难看清楚。”李培寿说,现在的无人机,不但有照明灯,还装配红外摄像头,即便在夜间,也能通过红外感知,清楚地发现被困群众。大型无人机,除了兼具以上功能,还可以投放救生圈、救生衣和牵拉绳索,快速高效展开救援。7月27日,北京市突降暴雨,马坡消防救援站接警,连夜展开救援,无人机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暴雨期间,顺义支队赶赴灾区,支队的7架无人机,成了救援现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水上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利用远程遥控,在水面上快速移动,具有一定浮力,能够承载落水人员,及时进行营救的专业水域救援装备。每台机器人,由一名救援队员遥控,灵活机动性较强。抵达被困群众身边后,可以安全、快速地运送被困群众撤离。

“和游泳比,机器人更快,更安全。对群众和救援队员都更安全。”李培寿说,随着硬核设备越来越多地装备消防救援队,防汛救援效率和安全性都明显提升。

(原标题:无人机、机器人齐上阵,防汛抢险救援有了硬核设备)

(记者 孙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