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10万老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的话题登上热搜。一天到晚刷手机成了生活常态,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拿着手机,深夜一两点还能看到房间里微弱的手机灯光……这些画面,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家老爷子和老太太都年逾七旬,他们对待手机的态度恰好处于两个极端:老太太至今无法独自操作微信,“数字鸿沟”始终是她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与此同时,老爷子早已成为“网瘾老年”,整日乐此不疲。越来越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公共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问题是,这种改变对于老年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网瘾老年”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而且体现在对老人精神世界的禁锢——当他们沉醉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的时候,往往也意味着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慢慢关上了房门。更有甚者,网络谣言、电信诈骗等不法行为专盯着这一群体精准推送,既令老人防不胜防,也令家人心惊胆寒。

相当一部分“网瘾老年”并不是想在网上“找乐子”,他们只是想利用网络证明自己的价值。

实际上,对此,不仅需要我们善意地接纳,而且需要我们耐心地引导——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为老年人多提供一些发挥“余热”的舞台,这本身也是精神赡养的一部分。

只有让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和被人需要,他们才不至于将满腔热忱倾注于小小的手机之上。

人至老年,精神慰藉格外重要。从这种角度来看,“网瘾老年”的病症虽然在老人身上,化解问题的药方其实在子女手中。(赵志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