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目标
加快推进地铁站点、火车站地区AED配置,实现所有站点全覆盖;开展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明确充电桩安装权责,完善相关设施。加大电动自行车停放楼道、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等消防隐患整治力度。
在地铁或火车站突发晕倒或心脏不适,自动体外除颤仪不再缺席;即使不会操作,也有地铁或车站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帮忙;而为了减少电动车充电隐患,诸如“阻车”系统等“神器”也陆续安装到了小区电梯中。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一年,多场合上新的“神器”,保障了公共安全,让每个市民的安全感更足。
地铁
AED全覆盖 车站人人会用
晚高峰时段的地铁15号线望京站,大厅和站台上人头攒动。车站内,一台高约1.5米、宽约30厘米、印有“自动体外除颤仪”、服务热线和操作流程的白色柜子静静地靠墙而立。“乘客晕倒、心脏有疾病等,这个设备就可以第一时间派上用场。”车站内一名身着地铁工作制服的女士介绍说,设备平时主要归车站管理。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吗?”而在地铁14号线金台路站,看到记者停留打量AED设备,一名工作人员走上前介绍,AED设备是今年上半年添置的,主要目的是当有乘客身体突发状况,就能协助进行救急。“主要是应急,为身体突发状况的乘客救治。”
正在地铁2号线雍和宫站候车的何先生表示,自己家住天通苑。平时上下班,也会留意到地铁站内的AED设备。“这个不是叫‘救命神器’嘛。之前我还专门看完了上面的使用流程。感觉这两年,北京的很多地铁线上都增加了这个,是个好事。”
记者走访1号线、2号线、4号线、10号线、15号线、14号线等线路发现,在不同站点均有设置AED设备。尽管AED设置的具体地点不一,但在记者以乘客身份咨询多个站内工作人员时,大家均能清楚告知和指引到AED的具体点位。“我们都有培训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初,北京地铁公司已实现所辖318座车站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备全覆盖。而截至2021年5月,京港地铁所辖全部78座车站也均已完成AED配置工作,每座车站均配置1台AED。
有了设备,关键时刻还要会用。京港地铁介绍,截至2021年5月27日,公司所辖线路各车站一线工作人员中,督导及以上人员已100%完成急救专业机构培训并取得资格证;预计今年12月中旬前,公司所辖线路(4-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17号线)所有车站工作人员将100%完成急救专业机构的培训。消息显示,北京地铁年底前也将实现车站全员具备AED使用资质。
北京站医务室王医生在清洁AED设备。
火车站
站厅配“神器” 一分钟内启用
同样设置“救命神器”AED、护佑公共安全的,还有火车站地区。下午时分,北京站内旅客脚步匆匆。在车站第八候车室医务室内,王医生正在用毛巾清洁AED设备外表。
北京站在两处设置了AED设备。一处设在候车室内,另一处设在办公区内。在候车室内医务室,AED就设置在进门旁的区域。“设在进门处一侧,主要是为了快捷、方便,我们真正需要使用它的时候,就是争分夺秒。”王医生表示,一旦收到车站大厅的求助,医务室当值医生一般就会携带AED设备前往,对旅客提供急救帮助和诊治。
王雪是北京站候车大厅值班站长。记者探访时,她正在候车大厅总服务台忙着接待乘客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值班巡逻中,或者遇到乘客突发状况来求助,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医务室,他们就会在一分钟内下来急救。”王雪说,北京站的AED设备已经设置了好几年,车站平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呼救和急救层面的流程培训。虽然北京站内的AED设备尚未救治过突发疾病的乘客,但所有的维护管理等工作一切正常。
“AED的设置,让广大旅客更安心、放心。”王雪介绍,正常情况下,北京站每天开出列车130列左右。即使眼下处于新冠疫情期间,每天也有几十列发车。“这么多的旅客,或许难免有身体不舒服的。有AED设备,大家都会放心。”
“施救时间具体要看当事旅客的点位。一般一两分钟之内就能到达。”王医生介绍说。作为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北京站医务室的医生,日常也会接受急救知识和施救方法的培训,有相关流程和要求。“我们会根据乘客的具体身体状况,来决定最适合的施救方法,用到AED就是为了给急救及后续救治争取黄金时间。”
而今年新投入运行的北京朝阳站,近期也“上新”了四台AED设备。这四台AED设备分别位于进站口处、地下出站口处、值班站长台以及车站平面层。目前,这四台AED设备均已正式投入使用。
京贸家园小区车棚中不少电动车在充电。
小区
“阻车”加电桩 减少充电隐患
推电动车或拎电池上楼充电,也是危害小区公共安全的治理难题。如何将隐患降到最小、怎样堵疏结合,通州京贸家园社区给出了一个参考。
“现在好多了,有了阻车系统,几乎没有推车上楼的了。”京贸家园的梁大爷一边在小区车棚中取下刚充满电的插头,一边笑着说,随着小区阻车系统和车棚充电口的投入使用,居民的安全意识都在提升,“拎电池上楼的,看到一个我就要制止、投诉一个。”
京贸家园是回迁房小区,有9栋高层建筑共2172户。此前,如何防止电动车上楼是社区头疼的问题。今年一月底,街道、居委会和物业在摸底基础上,开始在309号楼试点安装阻车系统。试运行的同时,小区也加大宣传劝阻,引导居民将电动车停在楼下或小区车棚。9月底,小区50部电梯全部安装完成“电梯阻车器”,并正式启用。
“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如今,只要有人推着电动车进电梯,阻车系统就会语音劝阻,电梯无法关闭。电动车上不了楼,充电问题怎么办?接到居民反馈后,社区在小区车棚内原有20个充电口的基础上,紧急申请“接诉即办应急资金”,协调物业紧急加装30个充电口。如今,50个充电口每天服务着小区居民,且社区仍在想办法增加更多充电口。
“现在如果大家充满电及时挪走车,50个充电口是能满足需求的,但是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分布更合理的充电口。”家住309号楼的居民居大姐说。对此,社区居委会书记蔡维回应,相关工作已经在努力协调安排。通运街道相关负责人则透露,街道层面将对辖区内电动车充电车棚实行全覆盖,目前前期点位已经确定好,马上进行下一步工作。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不少社区都在堵疏结合,发力解决小区电动车充电问题,保障小区公共安全。以制止电动车上楼的“阻车”系统为例,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丰台区、顺义区等均有不少小区安装投入使用。截至9月底,大兴区已安装电梯“梯阻”系统2084套。
期盼
“细节上更合理就好了”
这一年,不论是AED设备安装,还是人防技防、堵疏结合化解电动车充电难题,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不过,有些细节工作也有待做得更细。“要是能标示得更清楚、明确就好了”,一名乘客说,在不同地铁线路上,站点AED设备的指引和警示并不一致。有的站点,AED设备周边墙上有明显的图文指示,很容易找到;有的站点设备则放在某个角落。
而一些小区安装的“阻车”系统,在对车、对电池的精准识别上也有待增强。一些拎电池上楼或将电池放入包中的居民,可能会“逃过”阻拦。“如果可以精确识别阻拦,又有更多充足、合理的地方充电就好了。”
(原标题:身边的“神器”越来越多)
(记者:李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