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2月24日电  题:黑龙江小兴安岭:毁林种参1.6万余亩,守林岂可变毁林!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闫睿

1.6万余亩林地被毁,用来种植人参,从高空俯瞰像斑秃……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小兴安岭,是重要的河流发源地、东北天然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跟随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黑龙江省发现,自2016年以来,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沾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管理区内毁林种参1.6万余亩,违规在防火隔离带种参1.1万余亩,导致小兴安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林地违规出租 毁林种参1.6万余亩

沾河公司为森工集团子公司,管理区地处小兴安岭北麓,总面积1126.9万亩,其中天然林843.9万亩,人工林38.3万亩。管理区内有黑龙江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法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的行为;自然保护区的林木,禁止采伐。但督察组发现,沾河公司长期违规将林地出租用于人参种植,致使大量林木被砍伐,生态破坏严重。

“被违法开垦种参的地块,除一些位于保护区内,其他的也多是人迹罕至区域。”督察组介绍。

督察组在山口保护区踏雪而行,穿过一片密林,眼见一片开阔地。这是一处被毁的森林,隆冬时节大雪覆盖,露出一片片杂草。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看,被毁林地像是斑秃。

黑龙江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大量森林遭到毁坏。督察组供图

督察组工作人员扒开二三十公分厚的积雪,看到还林栽种的红松幼苗仅十公分左右高,手指粗细,大面积地表仍裸露无任何植被。现场随机抽查还发现,沾河公司长丰林场直至今日仍有部分未按要求整改,继续种植人参。

经查,2016年以来,沾河公司毁林种参面积达16342亩。其中,山口保护区内毁林面积约2729亩,涉及核心区1718亩、缓冲区316亩、实验区695亩。

三令五申下防火隔离带内违规种参

因森林防火需要,2010年沾河公司在沾河至绥棱、通北公司边界修建100公里长、200米宽的大界线森林防火隔离带。2012年,沾河公司将防火隔离带3万余亩林地违规出租给某人参协会用于人参种植。

《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条例》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森林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近年,国家和黑龙江省也陆续开展严厉打击毁林种参专项行动。

督察组发现,三令五申下,2018年5月,沾河公司与人参协会解除合同,但并未将涉及的林地收回,反而于同年9月继续将林地违规出租用于人参种植,出让期到2031年。截至督察组进驻,防火隔离带内仍有10523亩在圃参地。

森林防火隔离带内存在大量参棚。督察组供图

“这是典型的有令不行、知法违法。”督察组说。12月中旬,记者随督察组趁着夜色抵达大沾河保护区内一区域,只见几排整齐的支架小棚,当地人称这是用于种植人参的参棚。随手掀开覆盖在地上的塑料布,手电筒光照之处,清晰可见一棵小人参,熟悉行情的人称“看个头在3年左右”。

森林生态被严重破坏 相关部门去哪儿了

据了解,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时,就多次转办群众投诉的沾河公司毁林种参问题。但森工集团和沾河公司重视不够、整改不力,直至今年4月才集中组织还林工作。

黑龙江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今年4月种植的树木幼苗。督察组供图

督察组发现,2018年以来,沾河公司无力处理大沾河保护区内违规种参毁约纠纷,多次发文向森工集团报告情况,将矛盾上交。对此,森工集团一直未予答复,直到2021年8月才发文,要求下属林业公司拆除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生产设施。

督察组认为,这种“下级办不了,上级不急办”的情况致使相关问题一拖再拖。截至督察进驻时,上述措施仍未落实,保护区内仍有大量在种参地。

与此同时,地方监管部门不作为。森工系统改制后,相关职能相应移交。但督察组发现,五大连池市有关部门对发生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种参问题不管不问,在接到沾河公司关于“违规在大沾河保护区内整地种参100公顷”的情况报告后,迟迟不予处理。

守林不能演变为毁林 生态恢复至少需要数十年

督察组认为,沾河公司落实全面保护好小兴安岭要求不到位,履行森林生态保护职责不力,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在自然保护区内毁林种参,局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违法违规问题突出。森工集团对所属企业违法行为反应缓慢、处置不力。五大连池市有关部门和两个保护区管理机构对违法毁林、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区种植人参问题纵容放任。

“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山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对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期不作为。”督察组表示。

据介绍,因体制机制未完全捋顺,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目前还下设在沾河公司。

“局部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恢复起来至少需要数十年。”有关人士说,历史上,以大小兴安岭为主的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肩负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但并非“所在即所有”,某种程度上,当地是在“为国护林”,不能搞成经济发展“自留地”。

专家表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守林不能演变为毁林。同时要直面林区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阶段性难题,多方帮助、多元拓展出路。首要还在于保护好绿水青山夯实生态根基,把森林资源保护好,而不能为了致富破坏生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