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陶瓷就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景德镇为中西方文化交融与互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景德镇仍是全世界陶艺家心中的“圣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背景下,景德镇自觉担负起“一带一路”文化使者的使命,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每年吸引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陶瓷艺术家来此交流创作,“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盛况悄然再现。

景德镇让我魂牵梦萦

“感谢‘Z世代瓷缘’国际青年瓷都行活动,让我梦想成真。”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乔安安激动地说,她在江西师范大学读大三,从小就有来景德镇学习陶瓷文化的梦想。

12月13日,乔安安和来自世界各地14个国家的Z世代国际青年相聚景德镇,近距离触摸千年瓷都的陶瓷文化根脉,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皇窑陶瓷文化体验中心,Z世代国际青年留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拉坯,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陶瓷文化实践课。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安托表示,他是第一次来景德镇,也是第一次体验做陶瓷,“我会好好珍藏我的第一件陶瓷作品”。

就在第二天,2021中日韩陶瓷文化艺术与旅游周在景德镇盛大开幕。千年瓷都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开启了对外文化交流新模式。

“景德镇是陶瓷的故乡,能来景德镇学习陶瓷文化,我非常激动。”韩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说,希望景德镇和韩国多开展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后只要有机会,他一定还会来景德镇。

“景德镇是做陶艺的‘天堂’。”韩国陶艺家梁宽植认为,韩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陶艺家都应该来到景德镇,感受千年瓷都文化魅力。

在“形色·器象”2021中日韩文化艺术展特展上,20多位艺术家的近百件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特展总策展人李见深说,举办这场特殊的展览,就是要把中日韩三国的热情和创造力聚集在一起,让大家领略东亚文化,认识中国陶瓷,感受瓷都热情。

李见深是三宝国际陶艺村的创始人。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陶瓷文化的推广和交流。从正式开放到现在,三宝国际陶艺村已经接待了近万名境外陶瓷艺术家,成为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的一支重要民间力量。

如今,借助三宝国际陶艺村的影响力,三宝国际瓷谷早已变成一个艺术聚落,“冒”出了上百间陶瓷工作室,到处是不同肤色的艺术家和风格迥异的艺术品。

“如果你喜欢瓷器,这里就是你的‘天堂’。”土耳其陶瓷艺术家埃克雷姆·亚泽哲说,当他第一次来到景德镇,仿佛就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生活,一待就是12年。

在景德镇,亚泽哲努力向陶瓷匠人学习,将土耳其和中国文化完美融合,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加以呈现。这样更加坚定了他“一辈子做陶瓷”的理想。

正是在亚泽哲等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今年11月15日,景德镇与土耳其伊兹尼克正式缔结友好城市。亚泽哲说,他希望成为中土两国文化和贸易的使者,全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

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

在飘洋过海而来的境外陶瓷艺术家眼中,景德镇早已成为他们体验中国发展、感知中国文化的新窗口,赋予他们深沉而持久的创造力。

落地即生根,在景德镇“留守”了25年的加拿大艺术家雷菲力,已经完全融入了这座遍布窑炉的东方小镇。

1996年,雷菲力应邀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做访问学者,与瓷板画结缘,从此爱上了景德镇。他将英国水彩画和中国水墨画与青花瓷板画相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景德镇这样,让陶瓷的生命迸发出新的色彩。”雷菲力说,来景德镇是他这辈子最棒的决定,“我会一直待在景德镇,直到老去。”

和雷菲力一样,日裔英籍陶艺家安田猛对景德镇的爱深沉而热烈。

来景德镇之前,安田猛已经研究陶瓷艺术40多年,钻研青白瓷十年之久,却一直缺乏进展。他深知,青白瓷的源头在中国,在景德镇。

2005年,年过花甲的安田猛,不远万里从英国来到景德镇,寻访千年窑火的密码。从此,他爱上了这座东方古城,一待就是14年,潜心制作青白瓷。

在安田猛看来,世界上没有哪座城市,像景德镇这样有魅力:成千上万的陶瓷作坊,每天迸发出无与伦比的鲜活创造力。

“是景德镇改变了我。”安田猛说,在景德镇,他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根,这辈子他都离不开这里。

对所有慕瓷而来、因瓷而留的人来说,景德镇就是唯一。

2004年,澳大利亚陶艺家戴安娜来到景德镇。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艺,让戴安娜着迷。然而,更吸引她的是瓷器上体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魅力。

“景德镇是属于全人类的陶瓷圣城,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戴安娜说,这里有太多的陶艺大师和能工巧匠,很多艺术梦想都能在这里实现。

如今,戴安娜在景德镇创作的很多陶瓷作品,早已飘洋过海,在美国、澳大利亚、瑞士、黎巴嫩等地博物馆和画廊展出。这些中国文化符号,也随着她的作品走向了世界。

走进美国陶瓷艺术家瑞恩·拉巴尔位于景德镇陶溪川的工作室,各种造型迥异的作品扑面而来,一件名为《拥抱》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带状的瓷条,以卷曲的姿态环抱青花瓷瓶,恰到好处地融合了西方美感与东方文化。

“瓷条就像我,瓷瓶就是景德镇。我和景德镇,拥抱在一起。”拉巴尔的很多作品,展现的虽然是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美,但使用的原材料和制作手法,却都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深深烙上了“景德镇符号”。

“景德镇充满‘创意的能量’。”在拉巴尔看来,他来到景德镇就像“游子回家”,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他。最终,他选择在景德镇定居,将自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

我迫不及待想要回来

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的工匠是古代的“景漂”。如今,每年成千上万的境外陶瓷艺术家,为手工制瓷技艺来到景德镇。他们像候鸟一样,在每年圣诞节前夕回国,第二年的春天再返回景德镇,乐此不疲。

2019年12月,安田猛和夫人弗莉斯蒂·艾丽芙回英国度假,原本计划圣诞节后就返回景德镇。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滞留在英国已有两年多时间。

“我一辈子都在做陶瓷,所有的制瓷都在景德镇完成。”安田猛说,现在他不能亲手制作陶瓷,这对他这样的手艺人来说非常沮丧,“我迫不及待想回到景德镇制瓷”。

对陶艺家来说,景德镇就是‘天堂’,我非常想念在那里的生活。”弗莉斯蒂·艾丽芙表示,她和丈夫深有同感。

还在学生时代,法国陶瓷艺术家开弥就来过几次景德镇。每次离开景德镇,她都觉得自己像“可怜兮兮的林黛玉,魂都丢了。”

2016年,开弥下定决心来景德镇定居。“景德镇是一座给予我诸多情感共鸣的城市。”开弥表示,这里自由和蓬勃的艺术氛围,让她难以抗拒。

从此以后,开弥一直都留在景德镇,潜心创作。“对我来说,景德镇的艺术生活是很棒的体验。”现在,开弥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法中两国举办个人陶瓷艺术展,让更多的人看到中法文化交流的艺术成果。

“很多朋友都羡慕我没有离开景德镇。”开弥说,她在景德镇认识了很多像她一样“漂”在景德镇的国际友人,“很多人回国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无论他们多么牵挂景德镇,现在都回不来了。”

“虽然我人在瑞典,可我的心却在景德镇。”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离开景德镇已有两年多时间的瑞典陶瓷艺术家涛斯顿·居尔表示,他一直在想方设法回景德镇,“我觉得只有在景德镇,才有我想要的创作环境。”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曾经的景德镇,创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如今的景德镇,正在努力实现从丝绸之路货源地到“一带一路”文化使者的完美蜕变,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向世界讲述陶瓷文化的中国故事。(记者冯亮程万海张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