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春潮涌动。

这个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正乘风破浪,铺展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深圳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寄望深圳“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党中央决策部署,勇立潮头,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港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起向未来!

改革“强力度”

2022年一开年,深圳就收获一份沉甸甸的“政策大礼包”——《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发布。

在深圳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不仅是助力深圳加快汇聚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力的重要一招,也是为全国层面放宽准入探索更加完善的改革路径,为全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探路。

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深圳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亮点纷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的全新探索受到各方广泛认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成势,高质量完成2021年部署的46项改革任务,出台22个重要改革文件,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先后落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等引领性改革文件发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等首创性立法成功推出,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有力促进了各类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一批重大制度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国家发改委专门发文推广深圳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前海制度创新成果已累计在全国复制推广65项,改革显示度、贡献度不断提高。

创新“加速度”

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随着一个个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正撑起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脊梁”。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是中央赋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着力提升“五力”、打造“五地”。目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建设取得成效,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建设进展顺利,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挂牌成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深圳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源源不断注入蓬勃创新能量。

前不久发布的深圳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基本完成,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6%,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8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深圳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科创的种子竞相开花结果,更多精彩正在书写中。

融合“多维度”

“深港研发、东莞加工、惠州存储,公司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生产链,并将产品销往全世界。”这是一位香港青年在前海“链”上大湾区的生动写照。

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湾区人民“心联通”、重大平台“促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多维度”融合取得重大进展。

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轨道上的大湾区”提速提质。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已基本建成高铁、城际、高快速路、边界道路全覆盖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城际日均出行人数约百万人,要素高效流动格局基本形成。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深惠等城际项目,抓好皇岗口岸重建工程,推进深江、深汕等高铁建设,抓好深中等跨江跨海通道和沈海、深岑、长深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加快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建设,抓好深圳机场三跑道等项目,深圳对外交通辐射力将进一步增加。

体制机制“软联通”方面,“港区通”工程深入实施,“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服务推出,GoGBA“湾区经贸通”一站式平台启动,全面落实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深港ETF互通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挂牌。此外,突出民生领域融通促“心联通”,出台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圳发展的18条措施,深化民生融通和人文交流,携手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重大平台“促联通”方面,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抓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扩区”重大机遇,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推进“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建设;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推动布局国际顶尖研发型企业、国际一流科研实验设施和研发中心;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发展“新高度”

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风正帆悬,深圳以核心引擎的作为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深圳经济运行稳中求进,发展韧性不断增强,2021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为“十四五”开了好局;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前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空间更大了、责任更重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21年深圳货物贸易进出口3.54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出口连续第29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全球招商大会引资超过8200亿元,3年共计超过2.1万亿元;发展动能更强劲,2021年深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超过2万家。2021年深圳19家企业入选第六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13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正如虎年春节前夕,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致广大网民朋友的拜年信中写道,“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步履坚定。”“这座城市的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正不断增强!”

再踏层峰开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虎年开新局、铆“虎劲”,深圳在新时代新征程要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让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动能澎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节点上,在深海蓝天的广阔天地间,粤港澳大湾区必将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