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城管委了解到,我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改善指示精神,突出为民导向、注重探索创新、坚持长效实施,大力开展道路扬尘、面源污染、垃圾治理等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管控效果明显,助力“兰州蓝”的长效保持。

注重突出防治重点 防止低空面源污染

市城管委环卫科科长张军太针对记者介绍说:“对道路扬尘特点,市城管委创新持续推行地毯式吸尘、机械化清扫、分时段清洗、精准洒水、精细化保洁相结合的‘五位一体’环卫作业模式,从根本上抑制道路扬尘污染。对主次干道不间断吸尘,最多时日吸尘量达310多吨。针对清扫保洁特点,全面实行湿法作业。督导各区县环卫部门对人行道、背街小巷实行湿法作业。不具备冲洗条件的人行道,采取刷、洗、冲、拖、擦等人工作业方式。注重改良人工清扫工具,在扫帚上扎系纤维丝带,推广压实扫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清扫作业扬尘。”

据悉,市城管委针对背街小巷、垃圾堆存点情况,不断强化环卫监管。严格落实清扫保洁、垃圾不落地要求,形成背街小巷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强化市区道路集中定点祭祀管理。加强清明节、寒衣节、春节等祭祀期间扬尘及烟尘污染的管控,指导县区政府、街道社区设立禁烧区域和集中祭祀点,摆放祭祀箱;组织全市环卫人员开展人工保洁,及时清除祭祀废弃品;加大主次干道、重点区域及周边人行道洒水频次,最大限度降低祭祀行为对空气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另外,市城管委加强了对室外烧烤、露天喷涂监管。以治理夜间室外烧烤问题为重点,督促各县区城管执法部门加强巡查和查处力度,全面做好露天烧烤日常管理工作,对夜市、农家乐、及市民休闲娱乐等自发进行的各类室外烧烤行为从严管控、坚决取缔。

落实垃圾治理要求 优化生态治理环境

张军太向记者说道:“市城管委每天至少3次‘巡回’收运主次干道沿街商户和果皮箱内的生活垃圾,投入224台垃圾压缩车深入居民小区、院落收集生活垃圾。投入69台垃圾压缩车在131条收集线路上定时定点收集车辆无法进入小区的垃圾,城区主次干道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不落地’收集、日产日清。通过垃圾收集车直接运输或中转站转运,将生活垃圾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西固区金沟垃圾场实施无害化处理。”

另据了解,市城管委已全面实现对城区餐厨垃圾处理厂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的监管和综合治理,落实月考评和在线监控。督促主城区执法部门严格查处偷运餐厨垃圾车辆和私运餐厨垃圾行为,确保餐厨垃圾收运规范化。截至目前,主城四区共有餐厨垃圾收运路线102条,专用收运车辆62台,覆盖主城四区近2万家餐饮企业,日均处理餐厨垃圾370吨左右,餐厨垃圾收集覆盖率达95%以上。2018至2021年共收运处置餐厨垃圾51万吨,全市的餐厨垃圾得到了有效处理。

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我们严格落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深入推进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城区54个街道、338个城市社区、3061个居民小区已全覆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率、居民知晓率、居民户数覆盖率、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市城管委垃圾分类科科长王纲介绍道。

此外,市城管委还根据不同场所产生生活垃圾的种类、数量,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积极开展桶边督导、积分兑换、礼品置换、资源回收等活动。对物业公司加强培训、教育,实行红黑榜及市场准入和淘汰制度,督导其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对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设置“奖惩榜”“红黑榜”“时尚榜”,激励和培育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