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岛地铁集团发挥票据结算优势,通过参股形式成为上海票据交易所的首家直投企业股东,这标志着青岛地铁进入金融业“国家队”的行列,具有里程碑意义。

能够跻身国家金融发展前沿,青岛地铁得益于聚焦资本运作新赛道,以资本力量赋能,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和资产保值增值,做大做强地铁产业的发展理念。

资本市场持续“供血”

青岛是近10年来全国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投入运营6条线路284公里,线网规模位居全国第10位;目前总获批里程达503公里;三期线路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开工。

作为新基建重要领域,城市轨道交通对资金需求量巨大。据了解,“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地铁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

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青岛地铁选择通过资本市场来“造血”。青岛地铁一直保持国内最高AAA级信用等级,优异的信誉等级为青岛地铁打开了丰富的融资通道。据透露,通过各类融资通道,青岛地铁集团累计筹措各类低成本资金约1600亿元。线路建设主要采用资本金和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274亿元,债券等直接融资近百亿元。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刚介绍,为给青岛轨道交通产业链和地铁三期建设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支持,青岛地铁不断丰富金融业务的品类。例如,参股中路保险,取得保险牌照,通过增资进一步放大了国有资本功能,更好发挥保险牌照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保障作用,有效实现产融结合。

打造多元化合作模式

作为地铁产业链的供应商,青岛博宁福田通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宁福田)在引入青岛地铁战略合作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1年博宁福田在青岛地铁累计中标约3.6亿元。同时,受益于青岛地铁的巨大辐射力,博宁福田在外地市场中标23个项目,金额1.56亿元。公司总经理夏继禹表示,在青岛地铁“以场景促技术,用资金助腾飞”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博宁福田得以利用地铁丰富场景赋能,实现企业新业务拓展和新技术应用。公司目前已启动上市进程,计划2025年实现主板上市。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富华说:“博宁福田的案例是利用产业链核心地位赋能产业投资的成功尝试,去年即为集团贡献利润约400万元,有利于后续形成地铁产业链可复制化投资模式。”

刘富华介绍,目前,通过“订单换股份、场景促技术、投资聚产业、流量变效益、资产资本化”五种商业运营和资本运作模式,青岛地铁围绕新能源应用、数字建设、绿色土建、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聚焦“专精特新、高利润和资本市场认可”的企业,打造了包括实业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并购、基金与财务投资等多种渠道在内的多元化合作模式。

近两年来,围绕补链、强链、延链,青岛地铁在资本市场“妙笔频出”:入股光大国际,共享了保险经纪业务牌照,解决了应用场景估值难的问题,实现“延链”投资布局;发起设立了一支聚焦于轨道交通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以丰富投资工具,促进投资业务发展;投资成立金浦基金,以2亿元出资撬动基金整体3.4亿元投资于轨道交通行业,通过紧密围绕主业进行投资,聚拢产业链优质公司、形成产业集群,促进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地铁场景的应用。

力争旗下3到5家企业上市

通过混改促进国有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是近几年政府国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岛地铁作为市直企业,借助政策东风,实现资本、技术、平台优质资源的相互融合。当前,青岛地铁集团旗下有多个已混改企业和待混改资源,拟通过混改使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具备市场竞争力,逐步迈向上市。

2021年,青岛地铁与青岛中瑞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混改企业——青岛青铁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瑞数科”主营数字技术支持和服务解决方案,技术力量雄厚,技术资质齐全,业务范围广阔。“青铁数科院”吸收青岛地铁和中瑞数科的优势,为青岛地铁集团各业务板块的数字化升级提供整体规划设计。

张建刚表示,对于混改企业上市,青岛地铁以“三化两型”为原则,聚焦市场化、资本化、效益化方向,塑造创新型、平台型企业,通过自主孵化培育上市资源、收并购产业链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模式相结合实施多层次上市计划,力争至“十四五”末,实现旗下上市公司数量3-5家的目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