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

在党建版报道了

连云港人才工作的相关经验

近年来,江苏连云港市坚持走产才融合发展之路,立足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连云港的人才政策让我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我先后入选了市‘花果山英才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获得了资金资助,还享受到了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2018年来连云港创业、现为赛科化学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迪川深有感触地说。

和李迪川一样被连云港的人才政策吸引而来的还有海归博士吕振斌,他入职了恒瑞医药。“按照优惠政策,我的孩子可以安排就读优质中小学及幼儿园,解除了后顾之忧。”吕振斌说。

企业聚才的难点,就是人才工作的切入点。为解决企业普遍反映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连云港市鼓励引导本地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对引进或自主培养的高端技能人才,给予奖励。全市大力实施“产才融合、双链驱动”工作,通过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制定产业人才政策、建设创新平台载体等方式,打造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改革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源头活水,连云港探索向用人主体放权,赋予重点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评价等自主权;推进政企人才直通车,让企业人才培养梯队和政府人才分类认定无缝衔接;推行人才举荐制,市级重点人才工程中每年拿出不少于5%的名额比例予以落实。

人才聚,企业兴,产业旺。今年1月,连云港围绕生物医药、石化和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以及技能人才出台专项政策,进一步提升人才吸引力。“我们拿出最优的资源、最大的诚意服务企业和人才,努力提升人才获得感、归属感。”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的报道

是港城人才新政的生动写照

连云港市自今年1月1日起

施行人才新政2.0版

2.0版包括“1+6”政策,“1”即《关于大力实施花果山英才计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花果山英才计划为统揽,涵盖人才引进、培养、平台载体、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等方面。“6”即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教育、卫生、技能六个专项人才政策。

近年来

连云港市加快布局建设千亿级中华药港

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之都

迫切需要高端人才提供引领和支撑

为此,连云港市聚焦重点产业,出台国内最具比较优势的专项政策。对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三个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引进,既加大财政直补力度,又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对人才项目的股权投资。

三大产业引进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可分别享受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购房券;对生物医药、新材料创业人才,给予最高1500万元启动支持、最高1000万元产业化成长奖励、最高2000万元创业股权投资等多项支持;对引进的石化产业高端人才,按实际支付薪酬的70%给予企业引才补助,充分调动企业引才积极性。

2.0版人才新政特色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人才新政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对三大产业引进的高端技能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并享受同等层次人才购房券和生活补贴。对本地培养的高端技能人才,按照引进人才标准进行奖励。鼓励本地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本地院校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的,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 

★民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事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人才新政专项实施教育、卫生英才引进培养计划,对全职引进的教育、卫生领域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购房券,对柔性引进的卫生专家给予10万元资助;每个培养周期分别认定一批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卫生领军人才、卫生骨干人才,每年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每年分别认定一批卓越学科团队、卫生专家团队,给予最高60万元奖励,确保教育、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资料图)

★城市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为加大青年人才扶持力度,连云港市大力实施青年人才“聚连行动”。本次人才新政大幅提升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标准,加大青年人才招引力度。其中,硕士、双一流本科生购房券标准分别从5万元、3万元提高至15万元、10万元;博士、硕士、本科生生活补贴标准分别从每月2000元、1500元、800元提高至3000元、2000元、1000元,发放时间也延长至3年。对引进到企业进站的博士后分2年给予16万元生活补贴,并给予最高10万元科研项目资助。设立连云港籍优秀学子奖学金。鼓励企业柔性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在上海设立市级离岸孵化基地,鼓励县区、园区在北上广深等地设立离岸孵化基地,给予最高200万元运营经费支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可同等享受连云港人才政策。

(资料图)

此外

人才新政2.0版聚焦动能激发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向用人主体放权,赋予重点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评价等自主权,推进政企人才直通车,推行人才举荐制,市级人才工程中每年拿出不少于5%比例予以落实,充分调动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市场化引才、资本引才,给予引才机构、基金管理人引才奖励,借助第三方力量招才引智

同时,还建立容错机制,对设立人才基金的国有资本免于保值增值考核,明确了免除责任的具体情形,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着力打造有利于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