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和要害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如何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第一生产力”的潜能,让创新成为新时代山东最鲜明标识?

代表委员以及相关专家一致认为,答案,依然要从体制改革里寻找。

科创平台加速落地

——在“创新堡垒”里创出重大成果、重大技术

这是一处既“仰望星空”,又“接了地气”的重量级实验室——“济南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省实验室”。

说“仰望星空”,是因该实验室突出“从0到1”的原创导向,开展暗物质、反物质、宇宙线起源等基础前沿交叉科学领域的研究。说“接了地气”,是因为其一些应用研究成果,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报告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如同一个个‘创新堡垒’,集聚人才、资源和要素,可以创造出更多重大成果、重大技术。”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明代表说。

过去一年,我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大提速”。

——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项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实现历史性突破。

——重塑实验室体系迈出坚实步伐:努力形成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四级金字塔型“1313”基础研究平台布局。

——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发展到31家,备案新型研发机构达到了356家,初步构建起独具山东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在省政协副主席、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院长程林代表看来,这些近年来在山东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实验室以及新型研发机构,带有一个共性标签,即“灵活性”。

山东省实验室管理运行拥有充分自主权,建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三会”治理结构,按照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管理,最大程度地激活实验室创新活力。

在这些科创平台上,省外高端优质资源引领、省内优势资源补充的合作格局,也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经济教研室研究员尹俊认为,高水平科创平台是“大马力助推器”,实现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是山东原始创新力、产业引领力、环境吸引力、资源配置力的不断提升。“山东正在以实力绘就一张‘科创版图’,涌现出了一批以创新为标识的‘区域明星’。”

转变科研项目管理方式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桂冠,并将技术输送到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之后,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了新的目标。

刚刚拿下的揭榜挂帅项目——“环保及应急防护工程用高强耐碱性多重复合防渗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成为他们的新战场。

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纯锋说,项目带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扮演着天使基金的作用,孕育着企业下一步的“拳头产品”。

“揭榜挂帅”在泰安的首次落地,给那些缺少“帽子”,却身怀绝技的科技型企业崛起的机会。在此背后,是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方式在变,科技管理部门的角色在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化这种转变,明确提出,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全面推进“揭榜挂帅”机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山东,从科技管理部门到创新主体都在身体力行。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代表,去年就在集团推进实施科研项目“立军令状”和“揭榜挂帅”机制。集团旗下中国重汽、潍柴集团共确定了29个军令状项目、120个揭榜挂帅项目。中国重汽和潍柴集团项目奖励总额分别达到1.5亿、1.6亿元。

目前,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已经全部采用揭榜制方式组织,通过市场机制,自主遴选项目实施主体。

更多的改革正在走来。

在前期试行首席专家组阁制的基础上,我省在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中全面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赋予技术总师更多的经费预算权、团队组建权、考核激励权、资源支配权等。

在应急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探索试行“赛马”制,强化创先争优的制度激励与约束,更好地发挥“揭榜挂帅”制的优势……

“山东深化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明确创新主体地位的导向意义重大,在‘揭榜挂帅’‘赛马’等项目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全社会创新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博文说。

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对报告中的这一安排,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代表深有感触:“从全国到山东,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更快了、力度更大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环境更优了。”

柔性引才、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实施项目经费包干制……对山东来说,改革既源于自我突破的要求,也包含着国家的殷殷期盼。被科技部列为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科技奖励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省——三大国家级试点集于一省,山东肩负先行先试重任。

把“破四唯”融入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全过程,山东“三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这两年,一项名为“产业突出贡献”的奖励出现在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序列中,它的设置意味着那些效益显著、市场份额高、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成果,直接提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评价导向机制是推进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达建文委员建议,人才评价中,要提高工作实绩、科研成果、社会效益评价所占权重,推动评审量化指标和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国际同行等第三方的评价作用,提高学术评审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