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凭借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各个时期抢抓一轮又一轮的产业转移风口,2021年成为全国第15个“双万”城市。
2022年,南都、N视频推出《奋进新征程东莞勇争先》深调研专题,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发现东莞发展新动力,看全市上下如何跑马突围、奋勇争先,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奋进新征程东莞勇争先》系列报道,以深度稿件、创意视频、数据解读等形式,从经济、民生、社会等维度,展现非凡10年,东莞担当。
东莞的核心在哪里?不同的时代,赋予了不同的答案。
9月下旬,备受关注的2021中国百强镇榜单公布。东莞19个镇上榜,3个镇跻身“前十”,两项数据均为广东全省最多,外界再次见识其独树一帜的镇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个香飘四季的农业县到驰名全球的“世界工厂”,东莞早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镇镇花开”的镇域经济发展模式,为城市带来最初的财富积累,也为这座先进制造名城的崛起筑牢根基。
过去十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五个千亿元台阶,成为全国第15个拥有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城市,32个镇街全部进入全国千强镇之列,“三心六片”组团发展让城市格局大开,各镇街经济实力竞相跨越。
如今,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的东莞,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各镇街也成为深度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中坚力量。
十年间,镇街经济总量接连取得新突破
东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直筒子市”之一,下辖28个镇、4个街道、3个园区。
过去十年间,东莞积极推动区域多点支撑发展战略,各镇街(园区)凭借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全市32个镇街全部入围全国千强镇。
2021年,全市各镇街(园区)平均经济规模超320亿元。其中,有5个镇街经济总量取得新突破:虎门镇、南城街道突破700亿元;常平镇、大朗镇突破400亿元;东坑镇突破200亿元;长安镇经济总量超过800亿元,成为绝对的领跑者。
强韧的经济厚度,让东莞各镇街在全国性的“舞台”上竞争力十足。近期公布的2021中国百强镇榜单中,东莞共有19个镇上榜,长安、虎门、塘厦三镇跻身“前十”。两项数据均为广东全省最多,东莞独树一帜的镇域经济让外界侧目。
2021全国百强镇榜单公布,东莞共有19个镇上榜
作为东莞的龙头镇街,长安镇在过去十年间实现经济总量连年突破百亿关口、生态品质迈上新台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土地面积虽占全市3.3%,却拥有全市10%的人口、10%的汽车保有量、10%的工业总产值、10%的市场主体、18%的上市公司和22%的进出口总值。
一批重大项目强势增长,成为长安镇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据统计,2012年长安镇生产总值282.5亿元,到2021年这一数字升至880.7亿元,十年间增长了3.1倍。
目前,长安已经拥有13.8万户市场主体、973家规上工业企业、618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上市公司、2家龙头企业。其中,长安的两家龙头企业——OPPO、vivo产值双双过千亿。
东莞不止有长安镇。32个镇街如同“繁星”企业,在破浪前行中锤炼成为行业“小巨人”,助力东莞招商引资“摘星揽月”,成为全国镇域经济领域的全新名片。而镇街成绩取得成功的秘籍之一,便是“组团”式发展。
“三心六片”的组团式发展,打开城市发展大格局
片区“组团”的发展模式,是东莞镇街过去非凡十年间,打造的“不凡”创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东莞镇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在市直管镇这一扁平化的行政架构当中,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等弊端在实践中开始暴露,其土地、能源、产业布局及城镇规划等瓶颈也日益凸显。
如何破解“诸侯经济”的壁垒?一直以来,东莞面对这个重要课题,积极尝试创新举措。
2012年,以市场为导向,东莞推动水乡地区“十镇一港”统筹发展,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用经济区域的概念代替行政区隔,实现资源的统筹优化配置。再以水乡为起点,以经济区理念统筹推动组团式发展,促进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2014年,东莞正式确立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格局——中心组团定位为高品质城市中心,西北组团定位为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西南组团定位为滨海新城,东北组团定位为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东南组团定位为对接深圳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
2017年,在不改变现有园区、镇、街道行政架构和空间范围的前提下,东莞拉开新一轮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工作大幕,将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并谋划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集中优势资源,将其建设成为引领片区发展的“引爆点”。
到2019年,东莞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格局,推动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滨海湾片区、水乡新城片区、东部产业园片区、东南临深片区统筹发展,共同构建“三心六片”城市格局。
时至今日,三大城市“中心”当中,中心城区的南城街道、东城街道GDP排名全市第3和第4;滨海片区的长安镇、虎门镇和厚街镇的GDP位列全市第1、第2和第6;而松山湖片区的寮步镇、大朗镇、大岭山镇同样经济实力不俗。
东莞力促镇街“组团式”发展,旨在希望镇街能从“诸侯经济”的“单打独斗”乃至“内斗内耗”,变成为“握紧拳头”、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事实证明,这样的尝试,让多个镇街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全新蝶变。
纳入松山湖片区的石龙镇,虽是全市面积最小的镇街,却激发了最大的发展活力。
近年来,通过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石龙走出一条产业突围之路。过去五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全镇三大产业比重调整为0:40:60。
从2012年到2021年,石龙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66.29亿元增长至127.97亿元,实现了百亿大关的突破;在2021年,石龙又迎来一顶巨大的政策红利“帽子”——西湖片区纳入松山湖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联动拓展区。
时代新使命,成东莞参与“黄金内湾”建设重要力量
在2021年全国百强镇的名单中,东莞的长安、虎门、塘厦三镇进入了百强镇“前十”榜单。
如果说长安虎门属于全国百强镇“前十”的常客,那么今年首次闯入前十的塘厦,作为东莞东南部临深镇街的代表,则展示其“黑马”本色。
近年来,塘厦镇依托枢纽地位突出、产业配套完善、服务资源集聚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全力建设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强镇,打造“东南门户、产业重镇”,全镇经济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2021年,塘厦全镇地区生产总值576.49亿元,同比增长9%;GDP在全市32个镇街当中排名第5(仅次于第3和第4的南城、东城街道),在东南临深片区的镇街当中排名第一。
塘厦也是东莞南部9镇当中的“种子”选手。与它一起的,还有凤岗、清溪、黄江等镇街,均被视为东莞打造深莞深度融合示范区的中坚力量。
过去的2021年,凤岗经济总量达373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排名全市第3;进出口总额409.6亿元,增速65.3%,排名全市第2;社消零总额156.5亿元,同比增长78%,创十年来新高,排名全市第1。
值得一提的,同属东莞南部9镇的长安虎门,还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它们不但要承担起全力打造成为东莞产业重镇、开放门户的重任,还要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全面发展的领头羊。如今,还将成为东莞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2年5月,广东省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大湾区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黄金内湾”聚拢,成为大湾区的主阵地和主引擎。通过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的连通,处在“黄金内湾”C位、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主轴的东莞,将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以滨海湾新区为河西的沿江口东岸一线,则是“黄金内湾”重要一环。因此,滨海片区的长安虎门厚街沙田等镇街,都将深度参与到“黄金内湾”建设当中。
位于穗莞深经济黄金通道中段的厚街镇,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区段、滨海湾片区的重点节点;坐拥黄金海岸线和天然优良深水港的沙田镇,则拥有28公里黄金海岸线和国家一类口岸东莞港;高速路网发达,轨道交通便捷,顺畅连接珠三角东西两岸,30分钟可达广深,60分钟可抵港澳。
“投资大湾区就要投资‘黄金内湾’,投资‘黄金内湾’就要投资东莞,”在8月底举行的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上,东莞向外界发出呼吁,全市各镇街(园区)将在新起点,坚持培育壮大新动能,努力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出品:南方都市报莞惠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