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信部确定的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中,长三角占据1/4席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工信部确定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包括杭州、武汉、成都、宁德、南通、潍坊、合肥、株洲、广州、深圳、包头、齐齐哈尔等12个城市入围。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遭受冲击,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感受到了来自供应链的压力。今年以来,国家先后部署出台多轮稳外贸、促进产业供应链稳定政策。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被认为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能力、增强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试点城市要通过机制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搭建、数智赋能和政策支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第三方平台、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竞合共生的生态发展格局。同时,通过试点,探索形成“遴选试点-加强指导-资源倾斜-滚动评估-持续优化-推广应用”的工作推进模式,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标杆,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入围首批试点城市中占据1/4席位,长三角有何优势?

“长三角地区实体经济制造业强大、科教资源与科技人才富集、创新创业营商环境较为完善。”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尤其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观念形态、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深入推进全方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

“江浙沪皖区域合作应进一步强化产业协同,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共享,基于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形成区域性的专业化优势产业发展格局。”何建华进一步指出,当前,长三角区域合作进入了以上海为龙头的一体化创新突破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当务之急,就是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先进制造业发力发展,重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同时,结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制造业不断跃上新台阶”。

三座城市各具禀赋

就具体城市而言,何建华认为,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是民营经济与数字经济,创造了全省56%税收、65%生产总值、77%外贸出口、80%就业岗位。

“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比近1/4,连续19年居全国第一,尤其是杭州诞生了阿里巴巴、华三通信、海康威视、聚光科技等世界知名的独角兽龙头企业。”何建华说。

合肥则在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力,围绕“屏—芯—终端”主导产业新生态系统,着力构建“一核、两地、多点”的布局,重点打造特色集群。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1500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初步构建了从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到智能终端及行业应用的全产业生态体系。今年以来,该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70多个项目接连落地,总投资近138亿元。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合肥先后获批国家人工智能战新产业集群、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还有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何建华说,“依托这些突出优势,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是三座城市中唯一一座非省会城市。

“近年来,南通经济增长后来居上,在江苏乃至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处于前列,产业结构合理、城市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良好、资金实力明显、发展后劲充足,具有产业发展所需的良好综合优势。”何建华指出,同时,南通素有“教育之乡”美誉,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母教育”传统使南通人受到良好教育,走出了大量人才。

“此外,南通的地理区位亦有优势。随着跨江交通设施的建设,南通已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具有承接上海经济、文化、技术、人才各方面溢出效应的明显区位优势。”何建华强调,南通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营造适宜人才集聚集成、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生态圈。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