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家银行发布的信贷结构来看,基建领域成为托起各银行信贷增长的主力军。


(资料图)

10月16日晚间,六家国有银行在三季报发布之前,纷纷“剧透”信贷增长及分布情况。按此数据初步统计,2022年9月末,六家国有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共增加约9.5万亿元。其中,邮储等银行表示,信贷增长达历史新高。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六大行集体发布支持实体经济公告,说明目前经济处于复苏关键阶段,六大行发挥头雁和支柱作用,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稳步恢复。同时,这亦体现了银行以实际行动表明支持实体经济决心。

“六大行积极加大实体经济信用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助于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利好市场预期。”周茂华指出。

六大行前三季度投放9.5万亿,工农建新增超2万亿

贝壳财经记者按照六大行披露的信息统计看到,今年以来信贷增长共计约9.5万亿元,贷款存量余额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而前三季度,六大国有银行的信贷规模均实现较快增长。

其中,工行、农行和建行新增投放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中行新增信贷规模为1.69万亿元。而交行和邮储增速接近,投放规模超6000亿元。多家银行增速超过10%,信贷增速创历史新高。

工商银行公告显示,保持新增投融资快速增长。高效传导宏观政策,出台系列举措和政策工具,加大资源配置和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快速增长。2022年9月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同比多增4573亿元。

建设银行表示,今年以来该行信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200亿元。

此外,农行称该行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创企业、民营企业、普惠小微企业等金融支持,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相比之下,中行三季度末,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

邮储数据显示,该行贷款总额超过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过10%,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交通银行则在今年前9个月,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计算,国有行支撑作用增强,前三季度银行业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六大行占其中的52.7%。单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4万亿元,六大行贡献度提升至55%。

基建托底,制造业、绿色等成主要发力点

在公告中,六大国有银行均强调,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营质效。而从各家银行发布的信贷结构来看,基建领域成为托起各银行信贷增长的主力军。

工行表示,在服务重大项目方面,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项目配套融资、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型基础设施等五大重点领域和“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营销,基建领域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逾6400亿元。

建行指出,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5800亿元,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建行还在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6.5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00 亿元,有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拟出资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实际上,银行发力基建,使得今年以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迅速。央行数据显示,9月新增信贷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企业部门短期与中长期信贷的贡献较大,分别新增了6567亿元与1.35万亿元,两项合计同比多增1.13万亿元。

植信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三季度,基建投资持续快速推进和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将有效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行压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保持平稳恢复的运行态势。在项目建设保持较快节奏、财政发力更为精准和项目储备较为充足等因素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增速仍将继续加快。诸多因素推动制造业投资继续维持较高增长。

在基建托底之外,戴志锋指出,制造业、绿色和普惠贷款较年初增速明显超过了总贷款增速,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根据各家银行发布的公告,工行在制造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 37.5%;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 34.0%。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增幅达到59.2%。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普惠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量超4100亿元、增幅37.6%。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2万亿元,增加近6000亿元,增幅 22.6%。

而农行深入实施“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新增贷款创同期历史新高。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农产品稳产保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

大行仍是信贷增长主力军

展望四季度,业内人士认为,在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双管齐下”和房地产投资筑底企稳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趋向回升,未来信贷增长依然可期。

“预计10月和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配合各类稳增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作用。”戴志锋表示,一方面,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另一方面,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

9月28日,人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而此前有市场消息称,监管要求每家大行年内对房地产融资至少再增加1000亿元,融资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居民按揭贷款以及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券。

连平亦认为,四季度融资需求恢复可能会小幅加快。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及接续政策加快落地,政策执行效果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四季度融资需求预计缓慢恢复。

“政府债券持续发力,今年国债维持平稳发行节奏,仍有一定增量;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将于10月底发行完成,11月预计会提前下发明年专项债额度,较好弥补政府债券发行空窗期。而基建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相关配套融资增长仍有动力;制造业恢复生产与投资节奏也将有效支持中长期信贷增长。”连平解释,同时四季度消费恢复节奏加快,房地产政策预计进一步宽松,居民信贷有望加快修复。

此外,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开发性政策性支持工具、各类专项再贷款和中长期低息贷款等三类政策工具支持下,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确定性较强。同时,随着房地产供给侧和需求侧支持政策进一步加码,“保交楼”资金到位后有望加速施工进程,建安和竣工数据有望从四季度起有所体现,拉动地产后周期景气度提升。

王一峰指出,若基建与地产形成共振,强化“宽信用”表现、推动“稳增长”显效,有望提振银行业顺周期表现,催生银行股行情。

(文章来源:新京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