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深圳市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的案例再加一个。

截至2021年底,深圳199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超过2.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平均每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家,密度全国第一。

今年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72个创新型城市中,深圳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相关资料图)

如今,深圳已有超过5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构成了科技创新头部竞争力;44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聚科创活力;2.1万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科技创新的强大主力军。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超过1600亿元,占城市GDP比重达到5.4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

有专家指出,深圳科技创新正在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雨林生态”,各个层级的企业已经形成科创纵深。如今,深圳以企业研发为主的科技创新模式正逐渐向多主体融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互动的“源创新”和“始创新”转型。

欣欣向荣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放眼全市,超50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构成了深圳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深圳上市公司披露的研发费用总计约1553亿元,占全市研发投入超九成,达92.8%。

以迈瑞医疗为例,2021年全年25亿元、占营业收入10%的研发费用,7418项专利储备,让该公司在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站稳脚跟。

面对关键领域“卡脖子”等问题,深圳企业以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体现出更大的担当与作为。正如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所言:“对研发的重视始终不变,专注创新、技术升级是医疗器械企业的生命线。”

大企业蓬勃涌动的创新力,是深圳科创不断突破与迭代的动力。而根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的观察,中小企业更接近“田间地头”,在发展灵活性、市场敏感性、需求响应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拥有超380万活跃商事主体、创新创业密度全国居首的深圳,如何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创新?近年来,深圳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等工作,针对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健全市场主体梯度培育体系。

截至目前,深圳已拥有超4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此前发布的《胡润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2022年中胡润全球瞪羚企业》显示,华大智造、奥比中光等33家全球独角兽来自深圳,入围数量位列全球第六、国内第三;AutoX、中科蓝讯等28家深企入围瞪羚,亦体现出极强的科创实力。

如今,深圳已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性格局,今年目标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以上,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创新动能依旧强劲。

全链发力培育科技创新雨林生态

《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指出,进入新的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范式革命正在兴起,研发组织由“单兵式”向“兵团式”转变,创新模式从需求驱动向需求和供给交互驱动转变。

这意味着,为实现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5%-6%的发展目标,深圳亟须重构创新组织模式,逐步从以企业研发为主的技术创新向各类创新载体良性互动的融合创新转型。

“深圳需要一个创新的雨林生态,其中包括大学、大科学装置、高技术企业,还需要风投基金、知识产权法务等高端服务配套。” 正如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院长孙冬柏所言,近年来,深圳融合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致力于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补齐原始创新短板,深圳在全国首创以经济特区立法的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完善科研经费长期稳定投入机制。

如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建设全面发力,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两大原始创新高地建设进展顺利,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大科学装置预计明年起陆续启用,深圳基础研究蹄疾步稳。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在光明区牵头成立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与穿西装的企业家同在一栋楼里,企业遇到难题时,上楼敲敲门即可及时讨论并解决。

为避免前沿成果束之高阁、脱离实际,深圳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探索“沿途下蛋”畅通路径,有效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未来5年,深圳还将吸引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个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00名以上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100万名以上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在人才招揽方面加大力度的同时,深圳也注重培养本地人才。今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成为深圳本土第一所“双一流”高校;7月,迈入本科招生第9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连续第7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深圳高等教育的高水平、特色化发展,将为深圳中长期的科创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