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价格优惠,可以刷信用卡拉长还款周期,入手囤个货。”刚工作不久的李然打算在“双十一”购物节换一部手机。
(资料图片)
撬动李然消费意愿的,是一张小小的信用卡。紧密连接持卡人和消费市场的信用卡,是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抓手,增强了中国消费市场的韧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三季度增长3.5%,增速转正。
备战“双十一” 激发消费潜力
信用卡能通过自动取款机取现,还支持额度内透支消费。
想换手机的李然,正是看中了信用卡可以透支分期的功能。“手机售价5999元,使用信用卡分18期还款,每个月仅还款333元,而且免息还款,压力不大。”她说。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临近、消费回暖预期升高,近期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瞄准时点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包括临时提额、支付返现、分期免息等。例如,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设置购物节专场,优惠活动包含大额优惠券、多期免息等;光大银行计划将在“双十一”购物节推出相应的积分兑换活动。
作为消费金融的重要载体,信用卡消费属性明显,是激活消费的重要手段之一。
“银行利用‘双十一’购物节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持卡人增加消费,信用卡消费金额的提升又能帮助银行获取交易手续费,透支余额的增加也能为银行带来透支利息。”资深研究人士董峥说。
招联消费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电商平台与商业银行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支付选择和消费信贷服务,能发挥信用卡在支付结算、小额信贷方面的便利性,有效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瞄准风口开拓消费场景促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梯队效应明显。第一梯队为累计发卡量超1亿张的银行。截至今年6月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累计发卡量均超1亿张,其中工商银行居首,累计发卡量1.64亿张,较去年底增长0.61%。第二梯队是累计发卡量在5000万张至1亿张的银行,如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等。
尽管部分中小银行发卡量猛增,但行业共识是,信用卡高歌猛进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新增或累计发卡量增速放缓,增幅基本为个位数;信用卡贷款余额增速放缓。
对进入拼存量阶段的信用卡业务而言,开拓更多消费场景尤为关键。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风口。针对这种情况,多家银行加强信用卡产品创新,包括发行联名信用卡、加大消费分期业务、增设权益等。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在掌上生活App开设“新能源专区”,为用户提供线上一站式服务和汽车分期产品。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向持卡人投放新能源汽车信贷超70亿元。
户外露营等绿色新消费逐渐升温,成为信用卡拓展业务的新场景,并进一步激发持卡人的消费潜力。广发银行表示,6月20日该行“周末出游找广发”活动上线后,精彩App等广发消费平台的出游消费数据大幅上升,7月出游消费环比上涨102.78%,平台机票订单金额及订单数量也大幅上升。
深耕客群持续升级服务
今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
这意味着,当规模不再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首要目标后,银行必须深耕客群,持续升级服务,方能盘活存量。
银行信用卡业务未来的经营重心,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用卡的便捷度。如今,银行经常推出信用卡相关的优惠活动,部分银行还将“信用卡取现”功能搬到支付宝上,在线上进行信用卡取现。
二是细分客群,加大精耕细作力度。“这是信用卡促消费的重要突破口。”董峥表示,当前信用卡消费群体偏年轻化,消费需求呈现细分化、多样化特征,银行应挖掘消费行为变化和特点,让信用卡无缝接入消费轨迹。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